东屏镇2006年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及2007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08-04-23 16:14:2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体:[ ]
  • 索引号:
  • 001008003006058/2008-00335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东屏街道
  • 成文日期:
  • 2008-04-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东屏镇2006年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及


2007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20061-10月份,全镇实现社会经济总产值5.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7.76%,同比增长16.2%。第一产业产值为1.96亿元,同比增长10.57%,第二产业产值为2.68万元,同比增长11.04%;第三产业产值为1.04万元,同比增长48.23%1-10月渔农民人均收入6068元,同比增长14.32%,招商引资70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0%

一、2006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新台阶。着力抓好渔业生产的调整稳定和增收增效。坚持航次生产,加大渔船整顿力度,拓宽域外渔场,实施“南苗北育”,开展新品种试养,成立4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成浙江省首个羊栖菜无公害养殖基地和3个县级标准化养殖园区。20061-10月份,我镇渔业总产值达到1.36亿元,单拖效益平均达50万元。同时,紧紧围绕依托渔业办工业的思路,大力发展临海型实体企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渔粉厂家重组和臭气治理。大力兴起来料加工业,开展鞋面、服装、打火机部件装配加工。20061-10月份,工业总产值达2.16亿元。

二是旅游发展迎来新机遇。抓住半岛通车契机,积极发挥旅游重镇的区位优势,强化镇党委、政府在旅游产业定位、重大项目策划上的引导调控作用,引导发展休闲渔船、挖掘渔家风味菜肴、开设渔家旅社、打造购物一条街等,渔家乐特色旅游良性起步。加大对东屏旅游形象的包装,以传统鱼灯、舞龙等民俗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东岙村被命名为首批“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成立旅游产业协会,加大招商力度,鼓励渔农民开设景区配套服务项目,旅游经济产业带动效应逐渐显现。今年1-10月份,全镇新发展餐饮店27家、旅舍130铺位、旅游商铺62家,带动渔农民转产转业250余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20万元。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政策处理,东沙渔港全面建成,半屏大桥胜利合拢,温州(洞头)中心渔港、连港环岛公路、科技工业园区等一大批县级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全面推进生态创建、村庄整治和小康示范村建设,东岙顶村顺利通过市级村庄整治验收。绿化美化工作走在全县前列。顺利完成岙仔旧村改造摘牌,大瞿、南策村户户通电工程如期竣工,积极做好中仑集镇中心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四是社会各项发展事业迈出新步伐。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体制,对全镇低保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走访和调整,调整面达41%。建造安置房、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出台租房贴补政策,解决住房困难。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大力开展一沿三区青山白化专项治理。加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荣获“双拥模范镇”称号。开展优质计生服务,深入推进计生便民维权活动。继续实施“双整治、双建设”“小康示范村”活动,扎实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五是平安东屏建设实现新推进。不断深化平安海区、平安村居、平安校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村民防范意识,在全镇推广简易防盗报警器的安装,入户率达到了40%。开展严打整治斗争,1-10月份发生刑事案件38起,在全县发案大幅上升的形势下,仍然同比下降7%。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后寮村被评为省级首批五星级民主法治村。针对重点开展治安巡逻和海区防盗,有效遏制了羊栖菜偷盗、非法捞捡歪风。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加大防汛抗旱力度,完成后寮水库“千库保安”工程建设和21处地质灾害点专项整治。

六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呈现新气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不断深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卓有成效,八荣八耻教育形成热潮。深入开展“先锋工程”创建,完成党员活动室示范化、标准化建设,创造性开展集中下村月活动,推进东屏镇第十次党代会顺利召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全县率先实行双向述职述廉。深化村情恳谈质询会制度,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初步形成了具有东屏特色的反腐倡廉体系。积极支持人大、政府开展工作,加强党管武装,重视工青妇和老协、宗教、民族、残联、老干部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工作开展中仍然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随着我镇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历年来积累的问题将在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显现。主要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渔业不稳、工业不强、三产不大的产业结构现状,将成为我们在十一五时期要全力解决的问题;渔农民综合素质普遍不高,致使转产转业难度增大,增效增收渠道不宽;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尤其是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已无法适应当前我镇旅游经济飞速发展的新趋势;党的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需进一步激发;个别群众参与新渔村建设的热情不高,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是东屏历史上机遇最好、潜力最大、动力最足的一个发展阶段。围绕县委提出的加快发展半岛经济,大力弘扬洞头精神,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今后五年东屏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新机遇,培育新产业,发挥新优势,大力实施东屏新渔村建设135战略,全力把东屏建成渔港经济繁荣、滨海旅游兴旺、城镇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稳定、基层组织牢固的社会主义新渔村。

实施东屏新渔村建设135战略是今后几年我镇各项工作的总思路,是推进东屏镇村发展的主抓手。它的内涵是,紧扣一个主题,着力三化推进,实施五大举措。即: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着力产业化、城镇化、民主化推进,深入实施做大渔港、做优旅游、做特城镇、做好民生、做强党建的五大举措,为加快东屏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而努力奋斗。

按照上述思路和要求,今后五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力争到2011年,全镇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社会经济总产值达到15亿元,年均递增12 %以上,渔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500元,年均递增8 %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三、2007年工作思路

实现上述目标,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切实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发挥“两港”优势,繁荣渔港经济,千方百计增加渔农民收入。以温州(洞头)中心渔港和东沙渔港的开发为核心,以水产品交易市场和加工基地建设为依托,形成集渔船避风、后方补给、水产贸易、休闲渔业为一体的现代化渔港经济区。做优特色渔农业,加快渔业结构调整,巩固发展跨渔场捕捞,引导鼓励渔民“双拖”兼作“单拖”。抓好羊栖菜假根渡夏、异地培苗和南苗北育试验,继续推广无公害生产、标准化养殖。积极发展来料加工业务,充分吸收渔农村闲散劳力就业。进一步完善后寮蔬菜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做强临港工业,积极培育水产品储藏、保鲜、运销流通队伍,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企业强强联手,改造提升机械汽配、海洋生物保健、低值鱼类精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渔农业合作社经济,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渔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订单渔农业,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是充分把握旅游发展机遇,打造蓝色海岸,朝建设省级旅游重点镇目标推进。把旅游放在全镇发展的首位,强力打造省级旅游强镇,建成温州海上旅游中心。加快东岙海湾、东岙顶红石滩、垄头金沙岙开发项目的论证和实施,推进岙仔旅游休闲中心、东岙顶旅游购物中心建设步伐,加大半屏海上观光、大瞿渔家村落、竹屿海上休闲园的开发力度,建成中普陀佛教文化广场,深入挖掘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打造民俗风情旅游品牌。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突出抓好生态工业、绿化美化、碧海保护、生态旅游、环境整治、生态文化,为打造省级旅游强镇奠定基础。配合游艇基地项目和东沙港综合开发,全力打造东起东沙港,南至半屏,西至中普陀的连港蓝色海岸,形成重点景区旅游线路的贯通。形成一屏(神州海上第一屏)、二寺(中普陀寺、永福寺)、三岛(竹屿岛、大瞿岛、南策岛)、四岙(大沙岙、金沙岙、东岙、韭菜岙)的旅游发展格局。积极鼓励百姓旅业,加强商务旅游、海景房产等项目的配套建设,以及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服务,让旅游经济发展最大程度地惠及渔村群众。

三是牢固树立经营村镇理念,提高建设品位,为把东屏建成最具特色的海岛城镇作准备。一如既往克难攻坚地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村庄整治和小康示范村建设步伐。同时,根据联动开发的思路,加快全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东优、南退、西接、北拓、中兴、外迁的新型城镇体系。东优就是要优化东边部分沿海村庄,着重抓好岙仔旧村改造和垄头岙海洋博物馆建设。南退就是要退出南边局部民居,抓紧启动“退居还景”工程,努力恢复沿海沙滩、礁石等自然景观。西接就是要接通西边主要地段,积极推进连港环岛公路西进工程的建设,认真做好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联动西边各村的发展。北拓就是要拓展北边重要街区,承接北岙城区发展,摆脱边缘化的境地。中兴就是要兴起中部村庄的发展,以中仑集镇中心建设为切入点,统筹优化中仑、惠民、后寮等村庄布局建设,拉出城镇雏形。带动房产开发、商贸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的壮大,逐步形成东屏的生活文化中心区。外迁就是要迁移小岛渔村,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不因小岛迁而影响岛上渔民原有谋生产业和就业方式。并最大程度地提供优惠政策,让小岛渔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四是针对半岛通车带来问题,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深化“平安东屏”建设,构建立体式治安防范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众来信来访化解,根据“法治洞头”的总体部署,启动“五五”普法。以推行“村情恳谈质询会”制度为载体,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取得经验。按照防汛抗台预案要求,做好汛期抗灾救灾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开展“铁网三号行动”和出租房消防隐患整治。打好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继续深化文明城镇建设,积极发展老年事业,推进全民健身,争取建设后寮老人公寓。继续推进计生综合改革,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一沿三区”青山白化专项治理成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济工作,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促进东屏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五是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目标,夯实基层基础,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实施党建政治核心工程、党员先锋工程、实力提升工程,认真、扎实、富有成效地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细致做好镇人大换届工作,总结、完善和改进农村党支部星级量化积分制管理办法,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继续推行党员帮扶群众、党员承诺服务等制度,继续推行“关爱基层、落实三真”活动,关心村干部生活。大力实施强村固本工程,鼓励利用村级集体资产及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近期着重抓好惠民私墓迁移和东岙顶村部广场建设等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总量。积极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进一步规范镇村两级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深化效能督查,改进和完善镇村两级年度考核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在全镇形成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创业、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的新局面,为完成年度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大力推进半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工作主题,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海上崛起345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我镇社会经济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