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
目 录
一、总 则
二、概 况
⒈地理环境
⒉社会经济
⒊海浪及水道网
三、海潮涝地质灾害
⒈水文特征
⒉灾情摘录
⒊灾害原因
四、现有防洪(潮)能力
⒈三个片分析表
⒉水利工程调查表、海堤调查表
⒊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
五、防御措施
⒈工程措施
⒉非工程措施
六、防汛损失规程
七、防台风工作中薄弱环节
八、紧急避险
九、灾后恢复措施
附表:
①元觉乡2006度基本情况表
②各村基本情况表
③2007重点海堤、水库、坑道井和重点工程行政责任制表
④元觉乡抗台防汛指挥部成员名单
⑤元觉乡抗台防汛指挥部通联卡
⑥各村书记、村委会主任名单及联系电话
⑦各村抢险应急小分队名单
⑧外来务工人员登记情况表
⑨防汛薄弱环节分布和应急撤离行动路线图
元觉乡防汛抗台预案
一、总 则
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汛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及国家防总办公室制定的《防洪预案编制要点(试行)》、市、县防汛指挥工作预案。
2、编制目标
本预案期望达到的总目标: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做到遇较大汛情不出险,遇重大汛情有对策,科学、有序、及时地做好防汛抗灾工作。
本预案编制的目的:减轻洪水、风暴、潮灾害损失,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风暴潮,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风暴潮灾害预先制定防御方案、对策措施,为各级防汛部门实施指挥决策、调度和抢险提供依据。
制定本预案的意义:对维护全乡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3、编制原则
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
二、概况
1、地理环境。元觉乡位于瓯江口外48公里,介于洞头岛与大门岛的中间处,辖区属县境内中部,乡政府驻地状元村,距县城10公里;地处东经120°59'78"—121°15'58",北纬27°41'19"—28°01'10"。辖区主要由三个大岛状元岛、花岗岛、青山岛有人居住地组成,共有7岛21礁,东濒大海,西南深门大桥连接霓屿岛;东南洞头大桥连接三盘岛,南与北岙镇双朴、洞头峡水道相望;北隔水道与大门镇相望。辖区内五岛接线公路穿境而过,辖区内共四桥连接洞头岛本岛和霓屿岛。全乡陆地面积7.29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36.1公里,浅海面积(等深)1万亩,耕地210亩。
境内山体为雁荡山脉的分支,海岛沿岸多为沉隆地形,新构造运动的强烈上升,流水的侵蚀切割以及海水动力的作用,形成现在低丘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组成的地貌类型。境内无大河发育,溪流多发源于山体中部,向四周呈辐射独流入流,流域面积小,长度短,坡降大,枯水期多数断流。辖区岛屿地形山地丘陵为主,状元岛最高海拔232.3米,青山岛最高海拔226.5米,花岗岛最高海拔96.6米,各岛屿沿海岸一带处于低洼地段,岛上建筑物基本依山势梯形而建,基本上是依山傍海。
2、全乡有7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共2944户,人口9773人。辖区内驻有:乡人民政府、公安、金融、电力、通讯、教育、卫生、文化、供销等派出管理服务部门。年产值500万元以上骨干企业有浙江省恒博电器有限公司、浙江迪特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县宏达海藻加工厂等3家,其他实体型企业3家。2006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8718.8万元。
全乡基本情况见表①
全乡各村基本情况见表②
⒊海流水道网。境内水道纵横,水道网交错,其中主要水道有洞头峡水道、北水道、南水道、深门峡主航道。因瓯江冲淡水及海水汛形成北水道海流、南水道海流、洞头峡海流以及以上海流交错形成交叉点涡流。
三、海潮涝地质灾害
1、水文特征
本乡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8℃,温暖少雨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少酷暑严寒。最冷月(2月)平均气温7.4℃,极端最低气温-3.6℃;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气温35.7℃;无霜期329天,年平均降水量1294.7毫米,蒸发量1538.2毫米;相对湿度80%。冬季盛行北北东风,夏季盛行南南亚风,年均风速5.3米/秒。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梅雨及台风季节,空气湿度大,雾日多;灾害性天气频繁,主要是台风、暴雨、干旱。夏秋季风活动频繁,易发洪涝风暴潮灾害。
2、灾情摘录
根据元觉乡的地形和人居情况,共分东、南、北三片。东片沙角、花岗;南片活水潭、沙岗、深门;北片状元、小北岙村。北片状元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是经济、文化的中心,如遇12级以上台风,20年一遇高潮位6.4米和24小时降水量182.52毫米,全乡范围内成灾严重。
表1: 洞头县水量、潮位特征表
频率P 名 称 | 五年 | 十年 | 二十年 | 五十年 |
24小时降水量(MM) | 134.58 | 160 | 182.52 | 231.8 |
72小时降水量(MM) | 186.8 | 224.1 | 259.4 | 304. |
潮位(M) | 5.8 | 6.11 | 6.4 | 6.8 |
从一九四九年至二○○六年间,影响我县的大小台风共121个,造成经济损失的台风45个。其中9417号台风为我县有记载以来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台风、暴雨、高潮给洞头人民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损失。
1985年7月30-31日上午,06号台风在玉环、温岭登陆,大风暴雨,36个小时内降雨400毫米,全乡低洼处民房普遍受风暴潮袭击,渔船损失多只,民房倒塌数间。
1990年,本乡连续遭受5次台风影响,其中三次大影响,尤其是18号台风影响特大。这次台风风力强,范围广,速度快,影响时间长,雨量大,潮位高,台风在福建晋江登陆后沿浙江沿海继续北上。(农历七月二十一日)中午,我乡沿海地段出现30多年未见的滔天巨浪,全乡码头、低洼堤坝严重损毁。
1994年,我县共受5次台风影响,特别是晚,“号强台风在瑞安梅头登陆,我县首当其冲,受到这次台风的正面袭击,这次台风风力之巨大、历时之长、潮位之高实属罕见,是我县有资料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使我县遭受巨大损失。这次强台风风力达12级以上,最大风速/秒,12级以上风力的袭击在我县达12个小时,潮位高达(相当于100年一遇),24小时降雨量为169毫米(相当于10年一遇)。特大的风潮、暴雨造成了我乡特大灾害,被潮水围困人口2350人,紧急转移灾民56人,伤8人,粮食减产56吨,房屋倒塌82间,损坏168间,各类船只沉没、损失16艘,35KV和10KV线路损毁156公里,通讯线路倒杆160支,道路损失3公里,海堤被巨浪冲毁0.3公里,全乡各项直接经济损失3700万元。
1997年的“”号台风,于上午开始影响我县,18日下午2时逐渐逼近,当晚9时左右穿过我县继续北上,我县连续遭受狂风、巨浪、暴雨和高潮位的海浪袭击,18日上午开始我县就有12级以上风力,下午最大风力达/秒,12级以上风力袭击我县的时间持续10小时以上,由于“号台风从形成到登陆时间正值天文大潮汛,再加上台风风力强,范围大,潮位高达,风、雨、潮“三碰头”,破坏力极大。从下午起电力中断,全县停电。此次台风给我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31万元。
(农历七月二十八日),16号台风“森拉克”在温州苍南金乡登陆,风力12级以上,本乡受边缘影响,潮位虽不高,但风力极强,造成全乡民房损毁66间,紫菜损失600亩,深水网箱损失1口,渔船损坏6只,沉没1只,全乡直接损失达2100万元。
2005年,我县共受4次强台风影响,特别是5号“海棠”强台风在福建连江登陆,风力达12级以上,这次台风强度高、风力大、范围广、雨量强、持续影响时间长,发生了400年一遇的暴雨。我乡水库水位暴涨,地质灾害频发,而且正值农历天文大潮,状元村,小北岙村大面积受淹,积涝严重。台风造成全乡民房损毁23间,羊栖菜损失410亩,渔船损坏70只,传统网箱损失40口,全乡直接损失达1600多万元。
以上各次台风对我县造成经济损失是惨重的,特别是“9417”号台风和2005年5号台风“海棠”是百年不遇的飓风和风暴潮,是我们目前人力难以抗拒的,为了尽量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措施上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积极做好抗台抢险、防灾减灾、救灾等各项工作,由于上下齐心,是每个台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但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由于财力不足,对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二是沿海低洼处御潮能力差,一旦遇到高潮位,民房受淹;三是由于围垦造地外高内低,排洪不畅,滞洪能力低;四是地质灾害严重,坎和屋后山体滑坡极为严重,损失惨重。
3、灾害原因
①我乡地理位置瓯江口入海处海岛,风暴潮涝灾害经常伴随台风、暴雨、大潮袭击而产生,特别是地处中纬度地区,季风活动剧烈,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危害性强。每年7-9月份受亚太平洋和南海海面热带气旋控制,台风影响很大,尤其是8月份的西行台风,平均每年影响我乡的台风2.8次,每两年就有一次强台风。
②洞头海区属强潮带,潮差大,昼夜二高二低相当明显,故受潮汐影响大;多次造成潮灾与天文大潮有关,由于台风与天文大潮相遇时,沿海低洼处增水2-3.3米,致使居住低洼处民房受到风暴潮袭击。
③强台风影响和过境所带来狂风暴雨强度大,毁坏力极大,风暴潮带来危害性极大。
④我乡降雨量集中在3-5月的梅雨和8-9月台风雨为主,降雨量年际差异很大,各月雨量不均匀,受台风影响次数少,往往极易发生干旱缺水。
四、现有防洪(潮)能力
㈠元觉乡分三片(东、南、北)不同频率、降水量、洪(潮)水位,经计算见表
表2: 东、南、北不同频率、降水量、洪(潮)水位分析表
频率P 名 称 | 五年 | 十年 | 二十年 | 五十年 |
24小时降水量(MM) | 134.58 | 160 | 182.52 | 231.8 |
外海潮位(M) | 5.88 | 6.2 | 6.492 | 6.98 |
东片(花岗、沙角) | 3.2 | 4.1 | 5.8 | 6.3 |
南片(深门、沙岗、活水潭) | 2.3 | 3.6 | 4.1 | 5.0 |
北片(小北岙、状元) | 3.2 | 4.1 | 5.8 | 6.3 |
㈡全乡水利工程现状
表3: 元觉乡小型水库及坑道井调查表
工程所在地 | 工程名称 | 总库容M3 | 防洪库容M3 | 控制集雨面积M2 |
花岗村 | 花岗水库 | 3200 | 2800 | 400 |
沙角村 | 朝阳水库 | 4800 | 3000 | 500 |
沙角村 | 沙龙水库 | 19000 | 15000 | 20000 |
状元村 | 状元水库 | 8000 | 5600 | 720 |
状元村 | 坑道井 | 5000 | 3100 | |
深门村 | 坑道井 | 4200 | 2600 | |
沙岗村 | 坑道井 | 4500 | 1800 | |
活水潭村 | 坑道井 | 5500 | 4200 | |
小北岙村 | 坑道井 | 4500 | 3500 | |
沙角村 | 坑道井 | 2300 | 1500 |
表4: 元觉乡海堤工程调查表
海 堤 所在地 | 海堤名称 | 长度 (M) | 保护面积 (亩) | 人 口 (人) | 海堤标准 | 堤顶高度(M) |
状元村 | 状元海堤 | 315 | 150 | 2310 | 20年一遇 | 7.2 |
沙角村 | 沙角海堤 | 350 | 80 | 1100 | 20年一遇 | 7.5 |
花岗村 | 花岗海堤 | 220 | 50 | 120 | 20年一遇 | 7.5 |
沙角-深门 | 接线公路海堤 | 3000 | 800 | 2130 | 20年一遇 | 7.5 |
㈢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
在现有水利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如遇台风和不同标准的高潮、暴雨和排洪受海潮顶托时,可能出现灾害情况。
1、风力在8-10级,同时出现五年一遇高潮位时,深门、沙岗、活水潭沿海一带低洼处可能出险。小舢板可能被风打沉,小吨位船只来不及避风可能也会出险。同时,如台风带来暴雨,24小时降雨134.58毫米,排洪又受海潮顶托无法畅通排洪时,将造成状元村和沙角村街道部分积水,影响群众行走。预计全乡受灾人口256余人,直接经济损失32万元。
2、风力在10-12级,同时又遇高潮位时,深门、沙岗、活水潭、小北岙村沿海一带低洼处民房可能出险,未及时进港避风的大小船只极可能船毁人亡,羊栖菜、紫菜未加固极可能损失大。如台风带来暴雨24小时降雨量达160毫米,排洪又遭海潮顶托,状元街道、沙角街道积水,估计水深80厘米,此时预计全乡简易厂房、仓库及民房倒塌130间,估计渔船小舢板、网具、紫菜架等损失80万元,受灾人口3500多人,电力通讯线路损坏1公里,道路冲毁200多米,人员转移470人,直接经济损失1130万元。
3、风力在12级以上,同时又遇十年一遇高潮位时,加之台风带来的暴雨24小时雨量达182.52毫米,深门、沙岗、活水潭、小北岙沿海低洼处民房将均倒塌,紫菜、羊栖菜均将崩溃,避风不及时的船只发生船毁人亡,预计全乡民房、厂房和仓库倒塌265间,大小船只沉没损坏56只,各种网具损坏260张,各类养殖损坏460亩,耕地受灾面积80亩,粮食减产30多吨,受灾人口5000多人,冲毁道路,电力通讯线路损坏1公里,人员伤亡1人,人员转移15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900万元。
4、风力在12级以上,同时又遇二十年一遇高潮位时,加之台风带来的暴雨24小时雨量182.52毫米,此时,状元海堤、沙角海堤、花岗海堤可能遭受摧毁外,其他各村沿海民房、船只、渔用码头等受损坏。预计全乡倒塌民房600间,损坏298间,大小船只沉没、损坏90只,各种网具损坏320张,各类养殖损坏460亩,耕地受灾面积100亩,粮食减产40多吨,林木损失100万株,受灾人口达280多人,冲毁道路,电力通讯线路损坏1.5公里,人员伤亡2人,人员转移32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3500万元。
5、风力在12级以上,同时又遇五十年一遇高潮位时,加之台风带来的暴雨24小时雨量达182.52毫米,此时全乡的三条海堤摧毁,七个行政村全部淹没成灾,避风不及的大小船只发生船毁人亡,浅海养殖品种、养殖工具全部摧毁,预计全乡厂房、仓库、民房倒塌460间,损坏195间,大小船只沉没损坏113只,各种养殖损坏460亩,各种网具损坏400张,耕地受灾面积170亩,粮食减产51吨,林木损失150万株,受灾人口达8300人,海堤冲毁,冲毁道路4000多米,电力通讯线路损坏3公里,人员伤亡2-3人,人员转移460人,直接经济损失8600万元左右。
五、防御措施
我乡目前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乡财政困难,新建或扩建沿海塘坝御潮能力资金缺乏,特别是受9417号强台风冲毁的工程,虽然已修复,但都达到十年一遇要求。为了使全乡在自然灾害面前临危不惧,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需采取以下工程措施:
㈠工程措施
1、要新建小北岙,已建活水潭、沙岗及深门村沿海低洼地段海堤建坝工程(五岛接线公路工程建成),确保四个行政村沿海低洼地段的抗台防潮能力。
2、提高沙角、花岗及状元海堤标准,按五十年一遇标准建成,提高围垦内的防潮、排涝能力。沙角至深门接线公路海堤,提高活水潭、沙岗、深门村防潮、排涝能力。
3、对全乡范围排防阴沟进行全面清淤,新建二十年一遇的状元村外侧排洪渠提高排污、泄洪能力。
4、清理各村路口通道上障碍物,确保抢险通道畅通无阻。
5、投资1600万元新建状元、深门避风港两处工程,确保中小型船只避风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㈡非工程措施
按照《防汛条例》第四条精神,从我乡实际出发,防汛抗台抢险工作必须坚持以村为单位,做好防汛抗台抢险指挥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1、健全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三防指挥机构。乡、村和有关单位均设三防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做好所在地和本单位的防汛抗台抢险工作。对在防汛抗台抢险工作中玩忽职守,或在紧要关头临阵脱逃者,要追查责任。
2、确保全乡三防通讯畅通,全乡水库、海塘设专用电话,专人负责值班,随时和县、乡三防指挥部保持联络,负责通知警报。
3、落实抗台、御洪(潮)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器材,各海堤、水库的抢险人员由工程所在村负责组织。防汛物资和器材乡镇和工程管理单位储备一定数量的铁锹、麻袋等物资,并按规定落实到位。
4、要采取有力的防风措施。倒房、沉船、水产品养殖损失占全乡灾害损失主要比例,因此对防风要采取特殊有力的措施。对新建房屋要防御12级以上风力标准,对现有易于被台风损坏房屋应进行加固防风。对船只的航行、停靠都要有防风避风的具体规定。海上养殖要制定防风、防潮、防浪具体措施,提高防汛减灾能力。
5、制定巡查制度,落实巡查责任。乡、村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海堤和水库巡查办法组织巡查,并做好书面记录。遇较大汛情或重大汛情要增加巡查人数,尽早发现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
六、防汛损失规程
㈠汛情分级与标准确定
1、一般汛情
⑴发布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下同)消息阶段;
⑵日降雨量≤50毫米,过程降雨量<100毫米;
⑶沿海最大风力<8级;
2、较大汛情
⑴发布台风警报阶段(特殊情况作重大汛情处理);
⑵日降雨量50—200毫米或任意三小时最大降雨量50—100毫米,过程降雨100—300毫米;
⑶沿海最大风力8—11级;
凡符合上述3条中1条或1条以上定为较大汛情。
3、重大汛情
⑴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阶段;
⑵日降雨量>200毫米或任意三小时最大降雨量>100毫米,过程降雨量>300毫米;
⑶沿海最大风力>11级;
凡符合上述3条中1条或1条以上定为重大汛情。
㈡沿海潮位超警或水位5.4米应采取措施
1、乡、村各相关人员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2、结合水情、雨情、工情,做好防御调度;
3、当未来24小时内有大到暴雨时,应关闭各海堤水闸,杜绝海水倒灌;
4、各村海堤巡查小组要认真检查辖区内的海堤,并加密巡查次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㈢元觉乡防御洪(潮)操作规程(共分四个阶段)
表5: 元觉乡防御洪(潮)操作规程简表
台风发展 阶 段 | 台风发展 情 况 | 乡、村和有关部门防御台风措施、要求 | |
发布台风消息或可能发生五年一遇暴雨洪(潮)水(县三防指挥部发布防台通知代号为301) | 省、市气象台已发布台风消息,台风正在发展有可能影响我市或我县 | 1、乡三防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值班,密切注意台风动向,主管领导要亲自过问,了解台风未来发展趋势。 2、乡、村、部门要加强值班,组织人员检查危险水库等水利设施,拟定排洪、抗台抢险方案,做好防汛、抗台准备工作,并通知海上作业的大小船只进港避风。 3、各村和有关部门可按照职责范围做好防汛抗台准备工作。 | |
发布台风消息或可能发生十年一遇暴雨洪(潮)水(县三防指挥部发布防台通知代号302) | 省、市气象台发布的台风警报,台风中心在我县东南方向正向我县靠近。 | 1、乡、村要加强值班,与县三防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台风发展点绘图表工作记录,组织好抢险队伍和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准备工作,检查船只进港避风情况。各水库要按规定的限制水位控制蓄水,并做好预排工作。 2、乡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负责制度,落实好抗台抢修设施,要做好危险房屋、校舍、厂房、仓库、低坝高网、堤塘、通讯和电力设施的抢修加固和安全转移工作,医疗卫生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认真负责。 3、乡三防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办公室工作制度”向政府主管领导和上一级防汛办汇报防御台风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将下情上报,做好台风信息的传递工作,将上报政府对抗台工作的部署、要求,通知各村和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实施。 | |
发布台风紧急警报或可能发生二十年一遇暴雨洪(潮)水(县三防指挥部发布防台通知代号303) | 省、市气象台发布的台风紧急警报,台风将在我市、县登陆或在福建厦门至浙江沿海一带登陆,将影响我县,我县开始降暴雨或台风外围风力已波及我县,全县各级组织要进入抗台抢险紧急状态。 | 1、乡三防指挥部正、副指挥进岗到位,指挥抗台抢险工作,乡、村和有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日夜值班,并组织抢险物资、车辆和抢险队伍待命。乡三防指挥部要发布防台抗台的紧急动员令,深入抗台第一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落实抗台措施,群众安全转移等措施。 2、要及时收听气象情况,准确预测台风可能登陆的地点、时间和台风暴雨的等级,每小时收听一次台风消息。 3、乡、村和有关部门要对水利工程、船只避风情况加强管理,重要危险的海堤、水库要做到队伍到位、物资到位,避风船只要落实好防撞、防搁浅等安全措施。 4、乡有线电视广播站要增加对台风预报和抗台措施的报道,对可能发生台风险情的部位,抢险队伍要提前进驻。 5、乡、村和有关部门人员要各守职责:⑴对住危房人员特别是住破旧校舍的学生及时进行转移;⑵要组织村民对成熟的农作物及时抢收,对海上养殖业进行加固。 6、电力、通讯部门对高空设施做好防护工作,落实好抢修人员,保证供电、通讯畅通,确保抗台传递汛情。 7、卫生部门要组织医疗队随时做好抢救受伤人员。 8、乡、村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检查各地段防御措施,并将落实情况和出现的险情及时向县三防办报告,同时派出所要做好社会治安工作。 | |
台风警报解除阶段(县三防指挥部发布防台通知代号为304) | 台风已过境,省、市气象台发布解除台风警报,台风降雨已基本停息。 | 1、乡、村和有关部门要恢复正常工作,乡、村和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将灾害损失情况向县三防办公室或主管部门报告。 2、乡、村干部要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灾后的政治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活,组织群众抗灾自救。 3、乡、村和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抢修被台风毁坏工程的修复工作,开展生产自救工作,对重灾村、户要发扬互助精神,主动向受灾户捐献钱、物,做到无灾民外流、无人饿死。 |
七、防台风工作中薄弱环节
1、全乡堤坝、码头、低洼地段防御标准偏低,堤坝外消浪措施未设置。
2、由于我乡码头基础设施差,道路交通条件偏差,各地段泄潮排洪能力差。
3、7个行政村多数住宅建在低洼地带及海滩边上,一遇大台风、暴潮,就会遭淹没,财产要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4、我乡自然港湾条件差,各类船舶避风很困难。
5、我乡民房建筑旧房子多,建造时间长,极易受强台风吹毁。
6、由于重点工程建设爆破影响,几个村的山体松动较为严重,导致部分山体泥石流和滑塌。
八、紧急避险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防御洪(潮)、台灾的有关指示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特制定该紧急避险方案。
1、组织领导
⑴成立防汛抗台指挥部。由乡长许生坚任总指挥,副总指挥由叶元臣、林振权两位同志担任,组织与领导防汛抢险的全过程并下设:
防汛办公室:主任:叶元臣 副主任:金建平
抗台、防洪(潮)通讯组:组长:汤松青 副组长:南 海
抗台、防洪(潮)宣传组:组长:金海娇 副组长:李军民
抗台、防洪(潮)抢险组:组长:林振权 副组长:唐银华
抗台、防洪(潮)治安组:组长:叶明誉 副组长:李军民
灾后自救组:组长:朱海斌 副组长:庄为民
后勤、安置救护组:组长:方跃平 副组长:叶海婵
(成员抽调元觉医师、护士各1名)
⑵建立防汛抗台、应急队伍。根据元觉乡的地形和群众居住情况,分东、南、北三片3个应急大队,以片为单位。
东片由叶元臣任大队长,负责沙角、花岗两村应急转移安置工作。
南片由林振权任大队长,负责深门、沙岗、活水潭三村应急转移安置工作。
北片由任甘寒冬林振权大队长,负责状元、小北岙村应急转移安置工作。
2、应急措施
⑴当接到台风消息后
通讯组、乡防汛办加强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收听台风最新消息,注意台风动向,做好记录,随时向乡主要领导报告。
宣传组将台风消息通过广播、有线电视向全乡宣传,通知全乡有关单位及各村出海渔船做好返港避风准备,及时检查各村危房、海堤、码头、水库、排洪沟和小舢板上岸情况,拟定御潮、排洪方案。
⑵当接到台风警报通知后
①乡政府防汛办值班人员应立即向乡领导报告。
②乡政府防汛抗台指挥部成员应立即上岗到位,提出抗台防洪(潮)方案。
③乡政府立即召集各村、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部署抗台各项准备工作,并将准备的情况向县防汛指挥部汇报。
④乡政府根据水库水位情况和海堤检查发现情况,准备滞洪和海堤的抢险。
⑤组织好抢险突击队伍(150—200人),随时待命。
⑥通知危房户、可能淹没的企事业、商店做好撤离、避险准备,通知出海渔船回港避风,人员上岸。
⑦台风警报通过广播、电视每三小时播放一次。
⑶当接到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紧急警报通知后
①乡防汛指挥部成员深入抗台第一线组织指挥抗台抢险工作,做到人员到岗,抢险物资到位。
②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小型水库,海堤遇险情况,渔船进港避风和海上养殖保护等情况。
③及时做好救护伤残人员准备工作。
④台风警报通过广播、电视每二小时播放一次。
⑷当接到强台风将在我县登陆或正面袭击我县,且恰逢天文大潮的通知后
①乡政府立即通知各村、乡属各部门、可能出险的危房,沿海低洼地段人员及时紧急避险、撤离。
避险撤离地点应根据风向、水位、避风效果进行选择,根据东、南、北三片,分别由三位大队长组织有序撤离到高处和就近安全地方,外来民工由业主或居住地归队组织统一撤离。
②台风登陆或正面袭击警报应每小时播放一次。
③在遭受人力无法抗拒的重大灾害后,乡党委、政府在组织动员全乡机关干部、民兵组织、群众进行全力抢险自救外,必须及时向县、市防汛指挥部如实上报灾情,以争取宝贵时间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救助,尽可能减少辖区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⑸台风警报解除后
①有组织地撤离人员返回原地;
②组织力量修复台毁工程和电力、交通设施等;
③卫生部门要做好卫生检疫工作,预防疾病流行;
④安置好灾民生活;
⑤组织各村开展生产自救。
九、灾后恢复措施
⒈灾后各片责任人偕责任成员及时查清灾情,并从速向乡政府汇报;乡政府应立即向县防汛指挥部汇报;按分工负责制迅速配合民政、卫生等部门,及时救护伤员,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做好分工区域治安工作。
⒉对全乡渔业生产加强灾后管理,做好各类船舶恢复试航工作、浅海滩涂养殖品种整理以及低坝围塘、渔业码头设施修复,水库、堤坝工程灾后维修及民房修理。
⒊各片、村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突击队长,带领群众趁低潮位突击抢修码头、堤坝等水利设施。
⒋对受损的供水、供电、交通、电讯等设施在上级对口部门的支持下,全乡各责任单位组织力量突击抢修,尽快恢复。
⒌受灾后,各片、村必须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主动配合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开展淡水消毒净化工作,积极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确保灾后群众身体健康。
附件:
表1:元觉乡二○○六年度基本情况
项目 | 序号 | 内 容 | |||
基本情况 | 1 | 总面积25.45平方公里(陆地7.29平方公里,海域18.16平方公里) | |||
2 | 年末耕地面积210亩 | ||||
3 | 年末居民2944户 | 总人口9773人 | 总劳力5855人 | ||
4 | 乡村企业6家 | 从业人员510人 | 工程技术人员25人 | ||
工农业生产 | 5 | 粮食作物面积357亩 | 平均产量0.21吨 | 总产量51.76吨 | |
6 | 养殖面积2100亩 | 其中浅海2100亩 | |||
7 | 渔业总产量3697.9吨 | 其中捕捞3179.5吨,养殖518.4吨 | |||
8 | 乡镇企业总产值7587万元 | 出口产品总额896万元 | |||
9 | 乡镇企业净利润总额344万元 | ||||
农村经济 及财政收支 | 10 | 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8718.8万元 | 其中:一产681.8万元;二产8422.5万元;三产9614.5万元; | ||
11 | 农民所得总额4943.8万元 | 人均纯收入5059元 | |||
12 | 乡财政总收入480.95万元 | ||||
13 | 乡财政总支出437.47万元 | ||||
14 | 年末居民储蓄存款额1678万元 | ||||
16 | 电话装机总量1503门 | 有线电视装机1120台 | |||
17 | 全年用电总量276万千瓦/小时(工业用电161万千瓦/小时) | ||||
18 | 义校1所;在校学生553人;任教教师50人;幼儿园2家 | ||||
29 | 卫生院一所;卫生技术人员12人;病床3位 | ||||
表2:各村基本情况表
村 名 | 户数 | 村民小组 | 人口(人) | 劳动力(人) | 房屋(座) |
花岗村 | 197 | 21 | 639 | 412 | 110 |
沙角村 | 529 | 31 | 1707 | 1057 | 245 |
活水潭村 | 324 | 27 | 1052 | 650 | 116 |
沙岗村 | 208 | 29 | 667 | 372 | 87 |
深门村 | 174 | 21 | 553 | 332 | 61 |
状元村 | 908 | 39 | 2956 | 1830 | 427 |
小北岙村 | 572 | 29 | 1902 | 1145 | 246 |
合 计 | 2912 | 197 | 9476 | 5798 | 1292 |
表3:元觉乡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海堤部分)
1、状元海堤 许生坚(乡长)
2、花岗海堤 金海娇(党委委员)
3、活水潭海堤 汤松青(人大副主席)
4、沙岗海堤 林振权(党委委员、乡人武部部长)
5、深门海堤 朱海斌(党委委员、常务副乡长)
6、沙角海堤 叶元臣(党委委员、副乡长)
元觉乡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库部分)
1、花岗水库 金海娇(党委委员)
2、状元水库 甘寒冬(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3、沙角朝阳水库 叶元臣(党委委员、副乡长)
4、沙龙水库 叶元臣(党委委员、副乡长)
表4:元觉乡抗台防汛指挥部成员名单
指 挥:许生坚(乡长)
副指挥:叶元臣(副乡长)
林振权(人武部长)
成 员:金建平(渔农办主任)
李军民(党政办)
唐银华(综治办)
叶明誉(元觉派出所)
南 海(经济办)
叶荣来(元觉义校)
叶增辉(农电总站)
曾国进(邮电支局)
陈贤胜(元觉卫生院)
庄为民(企管所所长)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叶元臣兼主任,金建平兼副主任
表5:元觉乡防汛抗台指挥部成员通联卡
姓 名 | 职 务 | 手 机 | 办 电 | 宅 电 |
许生坚 | 乡长(总指挥) | 13362750001 13616622866 | 63468203 | 63488142 |
叶元臣 | 副组长(副指挥) | 13732030958 | 63468207 | 63479128 |
林振权 | 人武部长(副指挥) | 13968907926 | 63467391 | 63486875 |
金建平 | 渔农办主任(成员) | 13858838355 | 63468857 | 63481928 |
李军民 | 党政办(成员) | 13868901523 | 63467009 | 63468977 |
唐银华 | 综治办(成员) | 13968902067 | 63468996 | 63477213 |
叶明誉 | 派出所(成员) | 13868850808 | 63468209 | 63487262 |
南 海 | 经济办(成员) | 13858827568 | 63468857 | 63438211 |
林万钦 | 文 书(成员) | 13858838369 | 63468201 | 63453715 |
叶荣来 | 义 校(成员) | 13185813142 | 63468217 | 63483593 |
叶增辉 | 农电站(成员) | 13858838268 | 63468960 | 63484632 |
曾国进 | 电信局(成员) | 81008382 | 63468188 | |
陈贤胜 | 卫生院(成员) | 13806814127 | 63468559 | 63468122 |
庄为民 | 企管所(成员) | 13858838362 | 63468205 | 63467505 |
防汛值班电话:63468201 传真:63468806 |
表6:元觉乡各村书记、村委会主任通讯录
村 别 | 姓 名 | 手 机 | 办 电 | 宅 电 |
小北岙村 | 柯受华 | 13868351979 | 63468103 | |
小北岙村 | 郑双喜 | 13968906998 | 63467303 | 63468085 |
状元村 | 郑建忠 | 13858838635 | 63467284 | 63468396 |
状元村 | 唐贤喜 | 13695707721 | 63467284 | 63468378 |
活水潭村 | 南祥寿 | 13858838353 | 63467102 | 63468106 |
活水潭村 | 朱建平 | 13356110751 | 63467102 | 63468461 |
沙角村 | 李方成 | 13906773730 | 63468105 | 63468713 |
沙角村 | 朱方成 | 13757768032 | 63467633 | 63468785 |
花岗村 | 庄克乌 | 13757769272 | 63467113 | 63468433 |
花岗村 | 叶明外 | 13858834747 | 63467113 | 63468524 |
沙岗村 | 吴金福 | 13858838350 | 63468101 | 63468543 |
沙岗村 | 吴金寿 | 13362750017 | 63468101 | 63468543 |
深门村 | 余定方 | 13858838356 | 63467171 | 63468144 |
深门村 | 叶明福 | 13968907588 | 63467108 |
表7:乡村抢险应急小分队名单
乡应急小分队:
队 长:林振权
队 员:金建平 唐银华 李军民 庄为民 沈加亮 叶志疆
周世友 林岁阳 陈碎安 叶方胜 胡建锋 张益明 叶明誉 陈志忠 叶骏海 南 海 陈 琦 吴兴乐
曾文虎 林建成 姜洪兴 陈贤胜
状元村应急小分队:
队 长:郑建忠
副队长:唐贤喜
队 员:唐英余 唐海光 陈贤海 张汉碎 唐贤安
庄克松 陈安华 童朝巧 张振新 颜勤隆
郑行洪 郑行安 张文建 庄宝国 郑冬敏
庄志田 唐碎清 陈安明 庄宝双
小北岙村应急分队:
队 长:柯受华
副队长:郑双喜
队 员:黄信友 蔡明新 唐大海 侯三龙 侯光华
王 财 侯三定 侯兴宝 唐碎年 张清水
唐大平 张清奶 林建光 唐余清
沙角村应急分队:
队 长:李方成
副队长:朱方成
队 员:曾国长 庄海珍 庄恭进 朱祥金 陈余宝
叶长荣 叶宋成 王云土 黄进强 曾淑萍
朱方三 吕国林 林新国 叶宋礼 庄志宝
庄恭区 裘庆松 庄克林 曾国安 庄让林
叶元宝 王云开 裘庆必 朱三兵 王返榕
庄玉芬
沙岗村应急分队:
队 长:吴金福
副队长:吴金寿
队 员:南祥林 陈秀林 王力波 陈秀存 张建平
唐大伍 李启岳 张玉林 吴阿国 郑存平
吴阿钦 叶元来
深门村应急分队:
队 长:余定方
副队长:叶明福
队 员:余碎宝 叶明双 黄方兴 余存清 李松岳
余仕宽 叶元桃 叶元平 叶元林 叶碎康
叶碎兴 叶元千 叶兰英
活水潭村应急分队:
队 长:南祥寿
副队长:朱建平
队 员:南祥荣 南存进 黄通平 南存信 南存林
陈庆华 陈阿来 李来兴 高成利 朱余剑
朱忠书 黄足林 陈珍英
花岗村应急队长:
队 长:庄克乌
副队长:叶明外
队 员:庄恭宝 庄克加 庄爱生 南爱芬 庄金土
庄大勇 叶 外 戴发财 陈余年 庄志真
表8:外来务工人员登记情况表
分布地点 | 人数 | 抢险落实情况 |
状元村 | 256人 | 现有居住民房中随本村民转移状元村办公楼 |
沙角村 | 285人 | 随村民转移安全地带沙角村办公楼 |
小北岙村 | 160人 | 随村民转移村办公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