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县大门镇地质灾害易发区基本情况

发布日期:2008-04-28 13:07:43 浏览次数: 来源:区国土局 字体:[ ]
  • 索引号:
  • 001008003006011/2008-00873
  • 组配分类:
  • 应急管理
  • 发布机构:
  • 区国土资源局
  • 成文日期:
  • 2008-04-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大门镇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区简表

易发区名称及代号

分区名称及代号

面积

km2

地质环境条件

灾害类型及编号

灾害规模(m3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地质灾害防治监管要求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潭头村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1

0.056

侵蚀丘陵地貌,高程处于0-75之间,自然斜坡较陡,出露岩性为花岗岩体,风化较强烈,切坡建房、修路的人为活动强烈。

崩塌037

2400

山体自然斜坡较陡,花岗质岩石风化呈松散砂土状,切坡建房、修路形成的陡倾临空面未进行防护,遇强降雨天气,易产生崩塌。

036~039号灾害点已纳入近期工程治理计划,在治理前,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和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报,雨季加密监测,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即时上报有关部门;②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房、修路等新形成的不稳定人工边坡要做到同步治理;③要根据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能力,制定灾害点的年度防治方案,并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避险卡;④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外枫树坑村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2

0.052

侵蚀丘陵地貌,高程处于100m-175m之间,自然斜坡较陡,出露岩性为花岗岩体,切坡建房的人为活动较强烈。

滑坡036

1200

山体自然斜坡较陡,花岗质岩石风化强烈,坡积层发育,由于削坡建房形成高陡的临空面,坡面排水无序,受5号台风影响,强降暴雨诱发,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

豆岩村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3

0.077

侵蚀丘陵地貌,高程处于0-25m之间,自然斜坡较陡,出露岩性为花岗岩体,切坡建房的人为活动较强烈。

滑坡038

崩塌039

350200

花岗质岩石风化强烈,坡积层发育,坡面排水无序,均由削坡建房引发。038号灾害点房前水泥地有一条长10m,宽24cm的裂缝。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小门岛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

3.893

侵蚀丘陵地貌,山体自然坡度25°-30°,植被覆盖一般,出露岩性为晶屑熔结凝灰岩与花岗侵入岩,断层不发育。



未发现现状地质灾害

040号灾害点已纳入近期工程治理计划,在治理前,要注意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发现险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即时上报有关部门;②按规划要求进行人类工程活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房、修路等新形成的不稳定人工边坡要做到同步治理;③要遵循采矿规程,做好矿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④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大门岛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2

26.184

侵蚀丘陵地貌,山体自然坡度25°-30°,植被覆盖一般,出露岩性为花岗岩体和熔结凝灰岩,局部风化较强烈。

崩塌040

100

花岗质岩石风化强烈,切坡建房形成的陡倾临空面未进行防护,稳定性较差,产生崩塌隐患。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

长沙村~岙面村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1

3.070

冲海积平原堆积地貌,高程低于15m,地势平坦,工程岩组以松散粘性土类为主。



未发现现状地质灾害

①进行重要工程建设及集镇、村庄选址时,建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若需在无人居住的岛屿内进行工程建设,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②按规划要求进行人类工程活动,建房、修路等新形成的不稳定人工边坡要做到同步治理;③规范采矿规程,做好矿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营盘基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2

0.277

低缓丘陵地貌,高程低于25m,地势较平坦,植被覆盖率较低,出露晶屑熔结凝灰岩。



未发现现状地质灾害

仁前涂-流潭岩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3

0.05

冲海积平原堆积地貌,高程低于15m,地势平坦,工程岩组以松散粘性土类为主。



未发现现状地质灾害

北小门岛、乌星屿等岛屿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4

0.587

低缓丘陵地貌,山体自然坡度25°-35°,植被覆盖一般,出露岩性为晶屑熔结凝灰岩与花岗侵入岩,为无人居住的岛屿。



未发现现状地质灾害

大门盐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5

0.519

冲海积平原堆积地貌,高程低于15m,地势平坦,工程岩组以松散粘性土类为主。



未发现现状地质灾害

大门镇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一览表

 

位置

名称

地理坐标

始发

时间

灾害

类型

面积

m2

体积

m3

规模

等级

稳定性

直接损失

威胁对象

危害

程度

防治建议

现状

趋势

伤亡

(人)

资产

万元)

人口(人)

资产

万元)

1

036

外枫树坑

外枫树坑村

和献宽屋后滑坡

E121°0718

N27°5748

2005

720

滑坡

600

1200

小型


8

9

20

一般级

支挡、

地表排水

2

037

潭头村

潭头村

潜在岩体崩塌

E121°0520

N27°5648

2005

720

崩塌

1200

2400

小型



97

450

较大级

警示监测

3

038

豆岩村

豆岩村

林岩臣房前滑坡

E121°0531

N27°5853

2005

720

滑坡

250

350

小型


3

12

18

较大级

避让、

地表排水

4

039

豆岩村

豆岩村

林碎连屋后崩滑

E121°0525

N27°5854

2005

720

崩塌

100

200

小型


3

23

22

较大级

支挡、削方

5

040

豆岩村

豆岩村

朱荣海屋后崩塌

E121°0529

N27°5903

2005

720

 崩塌

50

100

小型


2

4

22

一般级

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