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交发〔2015〕89号关于呈送《“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5-12-09 10:55:10 浏览次数: 来源: 字体:[ ]
  • 索引号:
  • 001008003006013/2015-00020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区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
  • 2015- 12- 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温州市洞头区交通运输局文件



  洞交发〔201589号                            




关于呈送《“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总结和

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区委办、区府办:

现将我局《“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计划》上报,请审阅。

                              


温州市洞头区交通运输局

                                  2015年12月7日




温州市洞头区交通运输局

“十二五”及2015年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及2016年工作计划


一、“十二五”洞头交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是洞头交通乘风破浪、阔步前行的五年,也是攻坚克难、成就斐然的五年,更是积极转型、和谐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交通运输系统以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同城发展,建设海上花园 ”的战略大局,以打造“外快内畅”交通网络为总体目标,服从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力推进了我区交通运输业的大建设、大突破、大发展,取得了以“五个大幅度提升”为主要标志的新成就。

第一,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水陆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实现了交通发展由相对滞后型向基本适应型转变,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和保障。五年来,全区共完成水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2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一是公路建设突飞猛进。连港环岛公路全线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鹿西货运码头接线公路鹿西隧道工程、鹿西至东臼公路及大门枫树坑至观音礁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同时,77省道延伸线、大门大桥、大门镇至小门大桥公路、鹿西白龙屿接线公路、77省道洞头连接线(大小朴段)、新垄隧道及连接线工程、77省道布袋岙接线公路工程、霓屿公路节点改造提升工程、大门海洋经济功能区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等一大批交通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公路等级、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的运输能力和整体功能,基本形成以县道公路为主干,乡村道路为脉络的现代化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此外,还顺利完成了鹿西乡口筐村、霓屿石子岙村、霓北中学至西岙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有力助推了我区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二是码头建设加速提质。完成洞头南策岛、竹屿岛交通码头工程竣工验收。对陆岛交通码头进行改造提升,完成状元岙车渡码头的改造提升工程和大门乌仙头交通码头的维修工程。建成三盘3000吨级货运码头并投入使用,完成杨文三期温州航标站、温州海事基地、温州救助中心等三个基地建设。开工建设鹿西岛交通码头工程。三是站场建设稳步推进。启动大门沙岩客运站、北岙客运站建设,完成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监控中心、环岛中心公路站主体工程,建成状元岙码头候船室配套设施并投入使用,完成大门美岙客运站、路政一中队站房(临时治超点),新建港湾式停靠站21个,共完成投资2138万元。

第二,交通产业发展增长迅猛,对全区海洋经济总量的贡献大幅度提升。“十二五”期间,海运业和港口物流等产业因对地方经济、社会就业和其他产业贡献逐年增大被提升到现代服务业优先产业的高度,成为全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一是海运业运力规模得到扩张。目前共有水运企业19家,在册船舶为139艘 (其中客船7艘),运力规模达42.15万吨,船舶平均吨位达到3032.4载重吨,拥有万吨级以上船舶9艘(其中5万吨级以上1艘),与十一五期末 13家企业、23.24 万载重吨运力相比,运力规模翻了近两番;还出现了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运力结构渐趋合理化发展的可喜变化。同时重点打造培育了华祥海运、太和航运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更值得一提的是太和航运4400吨科学考察船已正式投入运营,开赴南中国海执行国家海洋科考任务;浙江华祥海运公司投资4亿元的LNG船也将完成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发展专业化船队、探索新能源船舶等方式转型升级之路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二是港口物流等产业取得突破。依托状元岙、大小门岛两大核心港区,加快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港口基础建设投资7.09亿元。开工建设状元岙港区二期3个5万吨级(兼靠10万吨级)专用集装箱泊位、华港化工码头及大门港口物流区促淤堤工程状元岙港区围垦工程(第三施工段促淤堤)顺利通过交工验收,状元岙港区二期试桩工程暨西隔堤项目已竣工状元岙港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对台直航每周增至两班,成功开辟至日本那霸、远东俄罗斯航线,俄罗斯国家铁路公司在状元岙码头开通俄铁温州港始发服务。十二五期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3138.51万吨,集装箱81255标箱。洞头临港物流园区项目已纳入温州半岛区域规划中,制订了《洞头交通物流和农村配送建设网络布局规划》积极实施《洞头区游艇码头专项规划》,督促推动新城二期游艇项目开发,启动三盘港公共游艇码头等项目建设。温州交通技术学院迁建项目成功落地

第三,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服务城乡群众出行的品质大幅度提升。

“十二五”期间,陆路客运方面全面实施了本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对洞头本岛短途20条客运班线进行重新配置。针对洞头新一轮农村客运和公交线路因承担公益服务而出现政策性亏损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实施“以奖代补”政策,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和群众满意度,共兑现弥补资金1000多万元。公交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相继开通了城区2路、3路公交及快速公交学生专线,新增9辆公交车,增设11个公交站点,在公交车上推行“残疾人免费乘车卡”。对跨区域的13辆客车进行全面更新换代。在城区设置6个出租车上下客专用停车点,缓解出租车停车难。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92.65%客运班车率达97.62%拟定开通大门至温州、大门至乐清、大门至柳市三条班线,并积极启动线路招投标工作。十二五末,共有县内班线客运班车总量达83辆2020座,公交18辆902座、出租汽车115辆

水路方面主要是完成三大渡口(小北岙、潭头、鹿西)规范化硬件设施改造,并启动了区内四大渡口委托封闭式管养机制,实施封闭管理。四大渡口乘运有序,服务规范,环境整洁;渡运超载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渡口设施保洁、养护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开通小北岙至大门、鹿西的汽车轮渡,,缓解了交通压力。针对大门大桥通车后,完成两家客运公司相关数据调研,调整优化大门、鹿西、元觉水上客运直达航班,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客运企业停航事件,制定大门、鹿西突发水陆运输停运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完成鹿西乡水上客运新客船方案,努力改善客运环境,提高乘坐舒适度。

第四,公路保障机制更加顺畅,公路品质大幅度提升。

创新公路管养方式。以工程管理制度化、主体联动常态化、公路养护多元化、安全监管责任化为重点,全面提升公路管养水平。一是养护管理开创新局面。加强公路的全面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工作,积极实施公路养护专项工程,完成77省道延伸线洞头段、马观线、鸽隔线、霓正线、鹿东线、环岛公路西线、活水潭-码头公路、仁前途-小门公路等农村公路大中修等一系列工程,做好状元大桥、浅门大桥、窄门大桥和杨文隧道的维修加固,完成活水潭、口筐、双朴、白迭和沙岙隧道照明设施的增设。累计完成投资5200万元,有效地提升了公路运行服务能力。此外,还修订了《洞头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明确乡道、村道的乡镇(街道)养护主体,创成了鹿西乡乡级规范化农村公路养护站。

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公路品质。建成交通绿道公里,其中市级绿道、县级绿道。完成交通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包含环岛滨海风情自行车道、生态美丽示范公路、海西湖浪漫堤、城市绿廊系统等子项目,建成集交通、旅游、休闲、景观于一体的城市森林大道,体现“美丽洞头,从公路开始”的建设理念。结合“四边三化”、“三改一拆”、“无违建县”等创建活动,强化公路沿线的综合整治,补植重要通景公路的绿化,加大公路保洁和巡查力度,清除公路路面的垃圾杂物,有效改善公路路域环境,确保畅、安、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第五,交通机制建设更加深化,行业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

深化行业监管机制。勇挑重担,重拳出击,深入开展了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出租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打击黑车52辆,有效遏制了非法营运势头。建立健全路政路面执法协作和联动治超机制,坚持不懈地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程车“滴、漏、撒”,共查处超限运输车辆544辆,卸载率达100%,累积了路政监管的有效经验。出台了《洞头区沿海通航水域管理实施办法》,建立沿海航道养护管理长效机制。联合海事、海洋、乡镇政府开展航道巡查和清障,确保进出温州港、乐清和大小门岛航道的畅通。对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事项信息和系统权力清单进行梳理,开展了部门责任清单编制工作,逐条逐项分类登记,规范权力事项。

深化安全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平安交通”、港口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及油气管线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等专项活动,修订和完善了道路运输行业“三防”应急预案。加大了安全保障工程投入,整改完成临水临崖公路重大隐患整治71处,增设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公里。完成全区城乡客运班车车载远程视频监控的安装,使用率达100%。统一更新115辆出租车计价器。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温州交运集团洞头公司、县安泰危化品运输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率先完成标准化达标。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出行管理,做好车辆技术状况检测及客运站场安全检查,加强对司乘人员资格审查和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好车辆的动态安全监控,对校网调整后的外岛片区参与学生接送的客车实行了强制维护管理,确保了学生的出行安全。

深化内部管理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深化作风建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实践活动,,把队伍建设和理顺机制贯穿始终,有力地助推了交通各项事业发展。完成港航局机构下放整合工作,制定新一轮交通运输局、港航管理局“三定”方案。公路局、运管局,经费性质调整为财政全额拨款。成立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规范编外临时用工,全部实行劳务派遣方式。加大了中层干部岗位交流力度,同时积极选派系统优秀的年轻干部赴社区、村居、重点工程建设基地挂职锻炼,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示范点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范局属单位公务用车,完成现有办公用房清理工作。积极开展最美行业创建活动,弘扬行业从业人员拾金不昧的文明新风尚,出租车司机叶元森荣获第二届“最美洞头人”和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二、2015年交通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部门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同城发展,建设海上花园”的奋斗目标,积极践行“三严三实”,扎实推进交通建设、产业发展、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致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规模。

对外交通全力助推。继续协助市相关部门做好我县对外交通重大设施的建设。截至10月底,77省道延伸线工程,除第五标段、六标段因设计变更导致工期延迟外,第三标段(灵霓海堤标段)、四标段(灵霓海堤标段及部分霓屿路基标段)、七标段(洞头峡跨海特大桥)进展顺利,完成投资3.7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2.3%;大门大桥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完成投资1.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7.8%;大门镇至小门大桥公路,完成投资196万元,占年度计划的9.8%。

项目前期稳步推进。已完成小朴至风吹岙公路工程、丽水N36-1气田霓屿终端至霓南改建西向接线公路工程的工可编制,屏海路改建工程已完成初设编制工作。积极做好本县对外通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G330国道、S218省道、S326省道、S1线的前期研究以及向上争取等工作内容。已编制完成乌仙头至浅滩预工可及霓屿至本岛(西堤)方案,正加强与省交通公路部门对接,争取落实S326及S218省道规划调整。在全区率先完成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建项目有序展开。今年1至10月底,新垄隧道及连接线工程路基、防洪渠工程已全面开展,隧道中导洞已贯通,完成投资4626万元,占全年度计划92.5%。77省道布袋岙接线公路工程已完成路基填筑、隧道开挖230余米,完成投资2462万元,占全年度计划82.1%。鹿西岛综合交通码头工程已完成招投标、政策处理等工作、施工单已经进场进行驻地建设,相关施工许可正在加紧办理当中,完成投资1016万元。大门海洋经济示范区公路提升工程:大门环岛公路节点改造已全部完成,鹿西东臼草屿接线路基部分已完工,与大门大桥通车配套的8个关联子项目均按倒排计划推进,完成投资2847万元,占年度计划81.3%。交通绿道网慢行系统工程,已完成工程量95%,目前开始驿站及其他附属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915万元,占年度计划91.2%。交通站场设施工程,各分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977万元,占年度计划75.2%。

港口设施扎实推进。截至10月底,华港化工码头矿山采矿项目完成爆破开采施工;码头项目正在桩基施工,完成投资3100万元,占年度计划的155%。状元岙港区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目前正开展引桥面层浇筑及码头平台上部结构施工,完成投资1.56亿元,占年度计划86.67%。状元岙港区二期试桩工程暨西隔堤项目已竣工,完成投资500万元。

(二)加快产业转型发展,酝酿新突破。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制定港口物流产业招商工作方案,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摸清在外企业投资意向,立足我县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对海运企业和游艇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温州交通技术学校迁建项目成功落地,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区发改局批复,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状元岙加油加汽站(集卡加汽站)已明确投资意向,并完成项目规划选址论证。

着力扶持港口海运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抓紧兑现相关财政补贴,制定海运业发展新政策征求意见稿供县政府决策参考,引导海运业健康发展;积极服务全国首艘民营LNG运输船,为其协调解决融资等困难,力争年底下水试航。截至10月底,洞头辖区有水运企业19家,在册船舶为139艘 (其中客船7艘),运力规模达42.23万吨,位居全市第一,占全市总运力的27.33%,

船舶平均吨位达到3032.4载重吨,拥有万吨级以上船舶8艘(其中2万吨级以上5艘),水运企业数、总运力同比分别减少13.64 %、28.57 %。做好港口企业的服务工作,全县港口完成货物499.37万吨,同比减少6.11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7万标箱,同比增长43.24%。

积极谋划游艇产业。着力助推区政府成立培育游艇产业工作小组,明确组织领导和有关部门职责,开展游艇产业市场调研,寻求招商引资策略,吸引游艇企业落户洞头。实施《洞头区游艇码头专项规划》,与半屏山游艇培训基地签订投资约定书,督促推动新城二期游艇项目开发,开工建设三盘港公共游艇码头项目。

(三)强化水陆运输保障,谋求新作为。

岛际交通日益完善。启动渡口管养机制,在元觉小北岙、潭头、鹿西渡口推行售票上船,渡口秩序进一步规范,卫生环境整治和设施改造提升,落实大门、鹿西航班优化微调工作。针对大门大桥通车后,完成两家客运公司相关数据调研,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客运企业停航事件,制定大门、鹿西突发水陆运输停运事件应急预案。与市运管局积极对接,启动大门至温州、乐清班线的第二轮招投标工作。做好撤县设区后洞头至温州公交班车延伸的衔接工作,力争早日开通。

客运设施逐步优化。在半屏渔村建成松柏园“风情文化“公交港湾站,新建、翻建大门镇24个港湾式停靠站,完成鹿西和本岛12个港湾站的建设。联合交警大队对北岙老城区部分地段进行实地勘察,在区府门口以及金典时代路口等老城区中心地段设置了6个出租车上下客专用停车点,有效缓解出租车停车难问题。

公路养护不断强化。开展全县公路桥梁定期检测工作,完成状元大桥加固维修工程。完成2015年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包括马观线、霓正线、鹿东线和环岛公路西线公路)修复工作,全长约。对2座桥梁实行定期检测,技术评定均为2类。共排查隧道15座,发现隐患隧道3座,完成治理3座。完成隧道灯具更换130套,对白迭隧道和沙岙照明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结合“四边三化”“三改一拆”“无违建县”等创建活动,强化公路沿线的综合整治,补植重要通景公路的绿化,加大公路保洁和巡查力度,随时清除公路路面的垃圾杂物,共出动车辆1350车次,人员4300人次,累计时长4.2万多小时,完成路面保洁10.8万多平米,清理垃圾240多吨,新增绿化面积2000多㎡,确保畅、安、洁、绿、美的公路交通环境。

(四)强化运输行业监管,实现新提升。

安全管理平稳有序。切实做好春运、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发现公路安全隐患8处,整改隐患8处;检查辖区港口企业45次,出动执法人员182人次,排查出安全隐患20项,已完成整改18项;检查辖区海运企业27次,出动执法人员110人次,排查出安全隐患 12项,已完成整改12项;制订完善了“三防”工作应急预案,开展企业“三防”检查,整改汛期风险隐患4处,确保应急抢险救援人员、设备、船舶重要物资及资金落实到位。及时动员部署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温州交运集团洞头公司、县安泰危化品运输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率先完成标准化达标评审工作,为标准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海上监管扎实有效。完成船舶验证1188艘次;完成港口危货作业审批543件,辖区申报率达100%。检查港口企业98次,出动人员345人次,累计检查海运企业42次,出动人员182人次,累计航道检查13次,巡航里程,确保了进出温州港和大小门岛航道的畅通。深入开展港口危险化学品经营及运输安全专项检查、油气管线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排查安全隐患103项,已完成整改91项。与海事、边防、渔政等涉海部门启动大规模联合执法8次,节假日及重大赛事联合安保行动11次,保障了良好稳定的海上安全形势。

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利用路政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各类法制宣传活动,增进群众对交通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组织各类行政执法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建立公路运输长效联合执法机制,积极开展“黑车”、超限运输等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共查处“黑车”10辆、超限车辆125辆,处罚总金额57万元,卸载货物2685吨。积极探索建立与边防、海洋渔业局、海事等部门联动海上执法网格化管理模式,与洞头海事处签订共建平安海区联动执法合作备忘录,启动“清港”、“春雷”等系列执法活动,尤其在渡口安全监管、航道巡查清障、查处三无船舶、打击非法采砂和反走私等重大安全领域合作中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目前,共受理投诉件80件,其中区长信箱48件、市长专线10件,民情处置信件20件,上级转办信访件2件(县纪委转办1件,信访件转办1件),均得到妥善处理。

(五)加强交通队伍建设,展示新形象。

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引入激励机制,制定出台全员绩效考核办法,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精心设计“道德讲堂”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成功举办五期“道德讲堂”,认真组织开展“百名领导·千名干部”读书班活动,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连续第9年组织开展中高考爱心献考活动,今年共安排城区公交10辆、城乡巴士3辆、教练车5辆在城区主要居民集散地和考点进行免费接送服务,累计接送考生及家长1200余人次,受到了社会、学校、考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最美行业创建活动,弘扬行业从业人员拾金不昧的文明新风尚,出租车司机叶元森荣获第二届“最美洞头人”和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廉政建设重在预防。认真开展了“破两难、纠四不”作风效能整治专项活动,共督查8次,通报批评3人。在系统纪检干部开展“树新形象、做好榜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动自身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做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的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并有效地予以整改。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贯彻落实县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教育与实践。全面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支出。规范局属单位公务用车,严禁公车私用,切实加强交通运输部门自身建设。此外,我们还一如既往地做好议案提案办理、信息报道、交通战备、档案管理、群团等一系列工作。

三、“十三五”交通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将着重从“完善交通骨架路网”、“打造温州核心港区”、“构建现代港航物流”、“创建美丽生态示范公路”、“创新交通体制改革”等五方面展开。

(一)完善交通骨架路网,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着力打造“三高、两国、两省、两铁”的综合交通运输骨架路网。三高:甬台温高速复线、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瓯玉高速。两国:228国道、330国道。两省:218省道东延、326省道东延。两铁:市域铁路S1线、市域铁路S2线。

(二)持续推进港区发展,全力打造温州核心港区

在浙江省港口整合和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加快大小门岛港区、状元岙港区的开发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机制的深度融合。大小门岛港区,加快推进中石化LNG等项目。借助乐清湾港区的优势,实现与乐清湾港区一体化规划和联动发展。根据未来集疏运需要,将铁路从乐清湾港区接入大小门岛港区,做好大小门岛港区疏港铁路线位的规划预留和控制。状元岙港区,继续推进状元岙港区二期工程和华港化工码头工程,着眼市域和腹地内外贸集装箱业务,发展成为以集装箱运输和液体化工品中转基地为主的深水港区、集装箱专业港区、国际集装箱物流基地

(三)做大做强临港产业,构建现代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利用温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积极申报温州(状元岙)综合保税区;亦或利用口岸开放,谋划建立城市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强港口集疏运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煤炭、粮食、矿石、集装箱运输系统,推进水水、水陆、水铁联运发展。结合东海油气资源开发,在大小门岛港区等地建设后方服务基地,开展转储运、加工等服务,保障国家能源等战略安全。加快推进与港区配套的物流园区建设,健全和完善口岸、货代、船代、仓储、金融、外汇等配套服务体系,促进港口与物流园区联动发展,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

(四)创建美丽生态示范公路,推进综合交通与绿色交通协同发展

将结合洞头区本岛及附属岛屿三盘岛旅游资源丰富,且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兼具居住出行和景区旅游的交通需求,大力发展“海岛+”新业态,以鸽隔线、辽大线、桐胜线、三下线、大东线、九二线等公路景观提升为重点,加强白迭旅游示范村、望海楼景区、海滨浴场景区等旅游片区间的联系,创建美丽生态示范公路,打造具有鲜明海岛特色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五)创新公交体制改革,营造“一城一交”新格局

在道路通行条件符合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洞头区将开辟至中心城区的常规公交线路,并适时开通动车巴士、机场巴士,保证市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交通服务。同时,考虑洞头区的地理区位及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建设灵昆客运站、大门岛交通综合体、洞头区集散枢纽等客运枢纽站场,保证城区内市民及游客的快速便捷出行。

四、立足当前求突破,2016年洞头交通发展明确重点工作

当前,洞头交通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阶段,撤县设区后对区域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面临更多的挑战。2016年是十三五交通发展新时期的开篇之年,做好明年工作对于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2016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深入调研,大手笔谋划交通全新思路

要把自己定位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总的战略和规划框架下,超前谋划全区交通重大项目,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好急先锋、排头兵作用,体现交通速度、交通精神、交通形象。一是超前谋划“十三五”交通重大项目。积极完善我区十三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深化“两高、两国、两省、三铁、三港”综合交通运输骨架路网的各项前期工作,促进洞头区与温州市中心城区实现“半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2016年着重做好S218东延、S326东延、市域铁路S1线三大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特别是S218中的西堤跨海大桥、S326中的大门至浅滩跨海大桥两大项目,要完成工可研究。同时积极向省、市有关部门争取其他几大对外通道的早日落地。二是树立“全景观”理念建设“大交通”。深刻理解省、市提出的两美浙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省厅提出的建设生态交通等理念,强化交通与景观相融合理念,在道路、码头、站场等建设中坚持用全景观的标准予以衡量,更高层次地构建洞头大交通体系的构建。

(二)抢抓机遇,掀起交通新一轮建设高潮

当前,我区交通发展的大投入、大建设基础已奠定,局面已铺开,为此,2016年重点突出抓在建、抓开工、抓前期,交通重点工程总投资达18.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8个,总投资约11.2亿元,主要有大门海洋经济示范区公路提升工程、新垄隧道及连接线工程、77省道布袋岙接线公路工程、交通绿道网建设工程、交通站场设施工程、三盘港公务艇码头维修加固工程、鹿西综合交通码头工程、屏海路改建工程;新建项目7个,总投资约5.9亿元,主要为美丽生态示范公路、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鸽殿公路工程、霓屿环岛公路工程、元觉环岛公路工程、苔岙隧道工程、公路边坡整治工程;预备项目4个,总投资约1.8亿元,主要为小朴至风吹岙公路工程、白迭岭至白迭拓宽公路工程、霓屿岛北片综合码头工程、灵昆街道客运站及沿线公交停靠站工程。

(三)加快转型,增强交通可持续发展后劲

不断拓展水陆运输新的发展空间,着力培育水陆运输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交通大物流发展。一是积极促进交通运输业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温州交通技术学校、状元岙加气站(集卡加汽站)、游艇帆船基地等建设。巩固海运业发展成果,鼓励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发展专业化船队、探索新能源船舶等方式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继续推进奥博游艇基地建设,并加快灵霓海堤南岸大型游艇基地等项目前期研究;道路运输业主要是加快推进杨文物流园区,开工建设洞头临港物流园区,推进道路客货运输车辆结构升级和节能环保水平提高,引导运输车辆向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节能化方向发展;二是积极促进水陆客运市场提升。进一步推进水上客运体制改革,不断优化水上客运航线、运力布局,增开鹿西—小门航班;做好渡口管养机制推进的后续监管工作。对接市交运集团,深化开通至市区主城公交的前期工作研究。积极推进出租汽车的更新,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和制度建设,提高出租汽车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强化管理,狠抓服务,凝聚交通创先争优新动力

服务是交通工作的生命力所在,交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一是加强行政执法管理。坚持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贯穿于工程建设、行业管理、安全生产各个领域,继续加大超限车辆治理、黑车营运、无证修理点等执法力度,严格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使用;二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水路与陆路客运、危险品运输和交通工程建设安全三个工作重心,继续强化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和行业管理的监管责任,实行动态化与精细化管理;三是加强行业维稳工作。始终按照底数清、出手快、措施实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舆情分析、风险评估、应对处置、网络舆论监管等维稳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行业稳定、队伍稳定的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确保行业稳定;四是加强行业文明创建。继续深化文明公路、文明客运站、文明单位、出租车服务品牌、文明客运班线等活动,积极开展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不断深化交通文化实践活动,努力以创建工作带动行业文明水平提升。






 抄送:市交通运输局。

温州市洞头区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2015年12月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