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 两个健康专题 | 工作动态 |
洞头区“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
工 作 简 报
(第12期)
洞头区“两个健康”创建办公室 2020年11月13日
编者按:自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以来,区公安分局积极推行营商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从细处着眼、实处着手,不断创新执法理念、机制、手段,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全力构建“亲”“清”新型警企关系。
区公安分局深化“三个引领” 提亮公安营商
服务“C位”品牌
为切实推进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区公安分局紧紧围绕做优做亮营商服务品牌工作,深化“三个引领”,实打实落实“亲商助企”各项工作举措,全面增强企业“C位”体验,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党建引领,夯实安企基石。一是构建多元化“红色调解”模式。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为契机,夯实全警管小事、警务全回访等工作举措,物色企业内部高威望、好人缘、热心肠的23名党员员工担任“乡情乡音调解员”,与海霞妈妈、好厝边等志愿者队伍组建“红色助警团”,实行上门调解、流动调解,妥善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5起,确保小微矛盾不出厂、不过夜。二是打造亲商型“警企共建”样板。依托溢香警企共建中心,整合派出所、企业支部党员、青年志愿者队伍,优化组建党员带头做骨干的海上救援队、平安巡防队等5个专业小队,并进一步完善社会应急联动体系,将捕蛇、流浪狗处置、海(岸)上救援等16项救援事项接入系统运行平台,接受110指挥调度。今年以来,该中心协助公安成功开展海上救援20起,捕蛇、流浪狗等警情处置55起,受到了上级领导、区委区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三是开展抵近式“巡防安企”行动。结合企业治安需求和周边警情分析研判,深化完善“警灯工程”功能,放大“警灯护企”效应,大力开展“抵近式、服务式、提醒式、帮助式”巡防,积极为企业办实事,提高管事率,特别是借助“秋冬季平安大巡防”这一活动载体,广泛吸纳各企业优秀党支部35优秀党员融入联勤联防网格,切实提升企业成员参与平安建设认同感和使命感。
二、创新引领,提升惠企质效。一是做深“警务专员”联企服务。针对全区36家规上企业和重点招引企业,优化调整局领导、各业务科室及派出所主要负责人担任“警务专员”,实行“一对一”服务模式,严格落实“三张清单”工作机制,及时掌握信息,致力警医邮等微改革,切实解决大门镇LNG项目炸药用量供应不及时等企业难题,不断增强企业人士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做优“快递小哥”上门服务。选拔经侦、刑侦、治安、交警等各个警种内的优秀民警担任宣讲团成员,由企业根据自身工作需求,自主点单,至今,累计开展送法上门24场次。同时,针对外来员工作业期间往返不便的情况,指导如南洋国际大酒店等企业进行流动人口网上自主申报,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审核,并开展送证上门活动26次,累计送证42件。三是做美“审批窗口”便企服务。按照“应进尽进、便民利企”的原则,整合治安、禁毒、网警等195个事项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持续推进“预约上门、周末无休、容缺受理、绿窗绿通”等惠民暖企举措,并充分结合海岛实际和民生需求,完善大门离岛分店,筹办鹿西外岛“连锁店”,增设全科受理窗口,提速办结人才引进业务13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三、法治引领,完善护企机制。一是深化“多元监督”特色模式。围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活动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作用,拓宽督查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定期组织方舟工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中燃华电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选聘监督员召开座谈会,主动收集听取关于公安执法执纪、为民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确保阳光执法,守护“红色正义”。二是深化“不烦不扰”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执法报备、双随机、一公开等系列工作机制,以规范执法体现关怀,在帮助企业做好隐患整改的同时,从源头上避免多头执法、随意执法,全力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双随机检查36家次,并创新旅馆(民宿)、寄递、娱乐场所互评互学模式,探索积分制管理办法,引导企业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推进企业规范合法经营。三是深化“护企发展”保障机制。以执法规范化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快速查办集中跟办、专班核查挂牌督办、经济犯罪专案专办、止付挽损优先查办等系列护企保障机制,成功侦破大门镇某民生工程串通投标、预谋抢劫金店等案件。严格落实“首次不罚”柔性执法工作举措,对涉及治安、禁毒、交警等18项日常涉企检查事项,优先运用提醒、教育、责令整改等行政指导手段,截至目前,对3家轻微违规企业实行“首次不罚”,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构建良好“亲”“清”新型警企关系。
(区公安分局 洪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