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 两个健康专题 | 工作动态 |
洞头区“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
工 作 简 报
(第14期)
洞头区“两个健康”创建办公室 2020年12月30日
编者按:涉企柔性执法和保护机制改革,是今年“两个健康”创建的一大特色工作,也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改革举措,我区抓实抓细,坚持合法合理、主动服务、教育优先、非禁即允和简单公开原则,不断创新涉企柔性执法工作方法,为企业发展提供环境支撑,努力推动民营经济再创新优势、实现新飞跃。现将改革成效予以刊发,供参阅。
洞头区涉企柔性执法和保护机制改革成效
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以来,我区紧紧围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目标,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以企业与企业家柔性执法和保护机制改革为抓手,变监管型执法为服务型执法,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全力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有效保障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加强法治建设,当好护企“杀手锏”。持续推进制约企业发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集中清理现行文件中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截至目前对区级行政规范性文件拟修改23件,废止31件,宣布失效108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保障。加强普法依法治理,持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机关,开展“海岛律管家”集中式服务等活动。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加强检察院与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政务服务中心、工商联等单位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收集行政处罚决定书47份,调取串通投标线索11条。完善涉企免罚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新增涉企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目录115项。
二是完善规范执法,当好促企“定盘星”。加大涉企案件评查力度,专门成立案件执法检查组,调取33件群众关心的涉企案件,纠正瑕疵9个,针对性建章立制2个,开展警示教育4次,通报、警示谈话、批评教育10人。深化“守护海洋”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目前已清理非法养殖347户,签订养殖协议603户面积28400余亩,整治完成率97.4%。1102户养殖户取得“双证”实现合法合规养殖,养殖污染、养民纠纷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强化“维权护企”联系制度,持续推进“双百助企2020”工程,共为“双百助企”对象提供咨询等相关政策服务10次。
三是实施弹性执法,当好扶企“压舱石”。加大加快涉企案件的审判执行力度,避免企业将精力放在诉讼纠纷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快速正常运转。目前已受理申请执行人为企业的执行案件275件,其中现已实际执结案件209件,为企业执行到位标的额2314.56万。坚持涉企案件“少捕慎诉”原则,对企业串通投标案、企业员工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案、职务侵占案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5件10人,变更强制措施1件1人。开辟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建立优先立案、快审速裁、优先执行等机制。建立破产案件简易审理机制,积极运用破产重整、和解方式救治困境企业,成功激活国际大酒店僵尸项目。
四是推进审慎执法,当好助企“快车道”。坚持“不烦企不扰企”的原则,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集约式”检查58次,首次不罚涉企轻微违法行为41起。强化双向司法措施,注重引导涉企案件双方和解,现已督促被执行人企业履行完毕或达成执行和解案件46件。出台《2020年温州市洞头区信用信息目录》,对我区48个单位录入260类信用信息,目前平台累计录入信用信息41万余条。不断完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出台《洞头区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洞头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健全涉企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五是强化精准施策,当好惠企“助推器”。出台《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和《洞头区疫情防控期间金融惠企10条政策》,疫情期间为企业减息131万元,新增贷款让利580万元。梳理困难企业“白名单”16家,帮助化解企业融资难题14家,涉及金额5962万元。完善困境企业救治和退出机制,推进企业“执转破”工作,今年已移送执行转破产案件2件。探索政策性保险和商业险保险联动的农业混合保险机制,出台《洞头区政策性紫菜价格指数保险实施方案》。制定“亩均效益”差异化金融政策实施意见,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实现辖区银行全覆盖。
六是深化法律服务,当好润企“店小二”。探索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法律帮助渠道,开展“法援有爱 职工安心”兰小草法援门诊活动,接待职工门诊21次,解答咨询21次,引导法律援助2次,引导调解3起。高标建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加快“跑一地”和“跑一次”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共调处涉企纠纷84件,涉及金额892.5928万元。启动“渔悦东屏•民宿联盟”市场主体法律顾问网格服务覆盖试点工作,为东屏街道的271家民宿提供“法律问题咨询解答、法治宣传讲座培训、市场主体纠纷争议解决指引”等基础性法律顾问服务。
(区委政法委 林兴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