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精神”在洞头】海霞精神主题研讨会:海上花园 巾帼风采 | |||
|
|||
核心提示:6月9日下午,“海上花园 巾帼风采”海霞精神主题研讨会召开,来自各地的专家、嘉宾和社会各界代表一起,对“海霞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意蕴、产生与发展条件以及经验启示、传承等方面展开讨论。 ![]() ![]() 洞头网讯(记者 夏秀女 洪建栋)6月9日下午,“海上花园 巾帼风采”海霞精神主题研讨会召开,来自各地的专家、嘉宾和社会各界代表一起,对“海霞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意蕴、产生与发展条件以及经验启示、传承等方面展开讨论。 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志慧,区委副书记、区长林霞,浙江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宣保国教处处长何先锋,市妇联主席何莉平,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党史军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志刚,解放军报国内新闻编辑室主任编辑、《中国民兵》杂志主编解学锋,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冯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呈军,区委副书记吴志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合海等参加研讨会。 60年前,一群渔家姑娘“不爱红妆爱武装”,走上海防前线,成立了女子民兵连。2003年5月8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视察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时,高度赞扬了“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2010年6月8日,在女子连建连50周年之际,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写信给连队,鼓励全体女民兵“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海霞精神’,更好适应时代新要求,努力展现巾帼新风采”。 60年,砥砺前行,风雨洗礼;6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别是近十年来,女民兵们以“海霞精神”激励前行,认真抓好党管武装工作,全面建设过硬连队。先后2次被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记集体一等功,先后6次被全国妇联和省妇联评为“三八红旗集体”;并被评为“全国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建功立业标兵岗”等荣誉称号。 当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人员通过主旨演讲、研讨互动等形式,从多个角度对“海霞精神”进行剖析探讨,表达了各自对“海霞精神”的理解,以及要不断传承弘扬“海霞精神”的决心与期望,共同探讨让“海霞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省妇联副主席李志慧指出,“海霞”不仅是爱国主义和全民国防教育的典范,更是时代精神的旗帜。“海霞精神”是新时代女性精神的注解,是浙江精神的诠释,也是温州人精神的一面旗帜。她指出,要坚持思想传承、创新发展和价值引领,把弘扬“海霞精神”作为建设、维护、展示重要窗口的重要内容、重要举措和重要抓手,让“海霞”旗帜更加熠熠生辉。 林霞表示,“海霞精神”随着连队孕育而生,是洞头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温州人精神的生动诠释,也是红船精神的基因延续,经过60年的不断传承,已成为一种精神力量。“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核心内涵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洞头人民将继续坚持弘扬“海霞精神”,凝聚社会力量,绽放出更美的文明之花,衍生出更丰富的价值系统,并在今后工作中,持续勇挑重担,奋力当好新时期“海霞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当好民兵工作“重要窗口”的展示者、建设者、维护者;当好高质量建设海上花园的探路者、示范者、引领者。 林霞还当场承诺,再苦不能苦民兵,再穷不能穷“海霞”。 据介绍,此次海霞精神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 主题研讨会上,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党史军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志刚,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冯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呈军,解放军报国内新闻编辑室主任编辑、《中国民兵》杂志主编解学锋,先后作主旨演讲。 围绕“回望历史,探寻海霞精神之根”,郭志刚建议,加强对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历史和洞头军民保卫海岛、建设海岛的历史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着力于“海霞精神”特质的挖掘和阐发;持之以恒地开展“海霞精神”研究深化工作,进一步扩大“海霞精神”的影响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 冯钺以“居安思危,新时代需要提倡海霞精神”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认为,结合新时代,“海霞”精神契合党的十九大主题内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一种典型。平时保持高强度的刻苦训练,更是为当危机出现时,能够应对,而不是惊慌失措。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登高望远,居安思危。 胡呈军围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红色旅游健康发展”主题,认为红色旅游必须要走融合发展之路,要在做好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筑牢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宣传促销、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保障持续动能,推动洞头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 解学锋则以“讲好海霞好故事,传播民兵好声音”为题,希望和全国媒体同行一起携手,加强合作,不仅讲好“海霞”发展变化的好故事,更要讲好民兵队伍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故事” 在互动研讨环节中,台上台下频繁互动,从各个角度诠释了“海霞精神”。 互动研讨活动邀请了温州大学教授、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小燕,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指导员杨燕辉,区人民医院院感科副科长、主管护师陈虹,温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干事管郑武等嘉宾,参与互动研讨。 张小燕认为,“海霞精神”的产生有多种因素,不仅是时代的应运而生,也是在各级领导关爱和军民共建中产生的,更是得益于“百岛洞头”这块土壤的滋养。吃海鲜长大的洞头人,骨子里从不缺钙,有着“敢于人先、善于人先”的精神劲。女子连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文化符号,与洞头文化接轨,用新的文化书写了新的洞头文明。 杨燕辉表示,新时代的连队变化很多,训练课目更是向合成方向转变,虽然对女民兵的要求更高,但不变的是海岛姑娘尚武奉献的心,爱红装更爱武装。 援鄂抗击疫情归来的医务人员陈虹则表示,为了同一个目标,不顾小家顾大家,冲在疫情防控最前线,守护着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就是她认为的“海霞精神”。 管郑武表示,部队与连队一直以来都是紧密在一起的,都是战友。特别感慨女子连所散发出来的那种舍我其谁的拼搏、百折不挠的毅力,为这样的战友而自豪。 从老海霞到新海霞,“海霞”影响着一代代人,“海霞”的足迹遍及洞头各个角落,“海霞精神”已成为这里人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财富。60年风雨洗礼,60年传承接力,铸成了响亮的“海霞”品牌。走向未来,期待着“海霞”绽放新的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