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洞头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2022年度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1-17 16:57:50 浏览次数: 来源:区发改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体:[ ]

关于印发洞头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2022年度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街道、乡镇,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级相关单位

《洞头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2022年度行动计划》已经二届区委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洞头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温州市洞头区委社会建设委员会代章)

2022年6月29日


洞头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2022年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精神,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找跑道、盯任务、抓改革、攻项目,精准制定富民惠民措施,统筹谋划突破性抓手,力争形成一批有洞头高辨识度和群众感知度的标志性成果。结合洞头实际,制定共同富裕本年度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紧扣创新建设共同富裕海上花园目标,把握产业聚变、城市蝶变、幸福跃变阶段性战略重点,以“共富花园大赶考”为载体,落实“1+4+N”作战指挥体系,努力在就业创业、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社区和未来农村、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础分配制度、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扩中提低、精神富裕等方面探索实践、取得实效。2022年底,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海岛样板取得积极进展,海岛特色改革、重点工作形成阶段性成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低收入群体托底帮促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林铁、张攀、贾约拿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

成员单位:区委社建委、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委宣传部、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区税务局、区人行、区工商联、区慈善总会、团区委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围绕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五年倍增目标,建立完善切实有效的帮扶政策体系。运用“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机制,建立低收入群体托底帮促统筹保障机制。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的托底力度,实现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增长10%以上,全区低保年标准调整到11000元以上。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建立卡人员多渠道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率先推进提低兜底覆盖。

3.改革突破要求

(纳入“幸福高水平创造·向往的生活”兵团作战部工作)

1)做好低收入群体精准画像。聚焦户籍人口中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特困人群,瞄准收入水平低、发展能力弱的“提低”重点群体,依托数字化改革成果和基础数据库,做好精准画像、分类施策,用好“共性+个性”的政策工具箱落实集成帮扶工作。加强对低收入农户和困难群体的跟踪监测和分析。落实低收入农户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实行低收入农户“浙农码”红、黄、绿三色防返贫动态监测全覆盖预警管理,切实提高帮扶情况低收入农户知晓率、帮扶干部知情率。用好“洞头区共同富裕小康码”系统,实时记录签约医生定期入户低收入农户家庭,为农户提供健康体检、疾病咨询、慢性病诊疗预约等服务。(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各街道乡镇)

2)加强低收入群体就业技能培训。锁定有就业潜力的低收入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和“回炉再培训”,通过全周期、保姆式的就业指导服务,实现就业再就业。转变技能培训考核方式,重点考核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就业技能掌握及应用情况,提升技能培训质量。(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各街道乡镇)落实低收入农户接受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政策,如低收入农户中职教育资助在保持原来享受政策不变条件下免住宿费400元/人•年;低收入农户子女中职教育资助和高职教育资助参照“雨露计划”标准(补助3000元/人•年)等。(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各街道乡镇)

3)探索三位一体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联盟+公益性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三位一体帮扶机制。开发公益性岗位、共富爱心岗位,鼓励企业招聘低保、低边等低收入家庭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对象。鼓励各类园区内的企业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比例注入“收益资金池”,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解决最需要帮扶的低收入劳动力的就业难题。(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社保局、▲区经信局)

4)实行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探索设立“困难群体共富服务包”,针对困难群众居住、教育、就医、就业等需求,通过政策统筹、资源链接、个性化帮扶等措施,提高精准帮扶水平。强化困难群众关怀探访服务,动态掌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情况,实现困难群众幸福清单送达率、探访关爱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道乡镇)

5)加强救助服务。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深化社会救助尽职免责机制基层应用,优化社会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探索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形成区、街道(乡镇)、村居(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将以物质为主的救助模式提升为“物质+服务”的模式。到2022年底,完成建设区级助联体,新增街道级助联体2家以上、村居(社区)救助帮扶点4个以上。(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医保分局等)

6)落实“医保纾困•携手共富”专项行动。落实大病、慢性病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癌症患者、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机制。实行困难群众参加政策性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财政资助参保。建立高额医疗费用化解机制,筹集设立“慈善医疗救助共富基金”,专项用于医疗救急救难、高额医疗费用化解、特殊病种护理等项目。困难群众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四重医疗保障”后,自负金额仍超5万元以上,通过财政、民政、慈善等多渠道化解至5万元以下,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整合医保、民政、卫健、残联等单位数据,推进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件事”改革。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机制,引导洞商、乡贤及爱心人士帮扶困难群众。(责任单位:区医保分局、区民政局等)

7)实施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四增一减”计划。分层分类落实社会保障、就业帮扶、创业扶持、资源盘活及民生事项减免等政策。针对无劳力低收入农户实施政策兜底、社会帮扶、村集体经济带动、折股量化受益、持股分红等“帮扶五策”;针对有劳力的实施帮助就业、以工代赈、发展来料加工、鼓励创业、品牌赋能、普惠金融、异地搬迁、盘活资产、开源节流、自主驱动等“增收十法”。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等)

8)推广财政支农资金折股量化“村集体+农户+社会资本”的“造血式”帮扶模式。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与村集体和农户形成紧密联结。通过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折股量化帮扶项目,带动一批帮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和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提升。(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街道乡镇等)

9)建立先富带后富长效机制。健全“一街(乡)一团”“一村一组”“一户一策”帮扶机制,健全社会资本、公益组织开放式共同帮促的激励机制,集成帮扶对象、帮扶政策、帮扶资金、帮扶体系,实现由“两不愁三保障”兜底型帮扶向“幸福清单”集成式帮扶提升。打造新型帮共体,每年向全区街道(乡镇)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和驻村工作组。建立持久化的低收入群体结对帮扶机制,落地产业帮扶项目,统筹推进渔农业发展、项目招引、山海协作、交通水利支持、金融帮扶、科技帮扶、消费帮扶、医疗卫生帮扶、教育帮扶、国企结对“手拉手”和民企结对帮扶光彩等重要项目行动。开展百个单位扶百村、百家企业结百村、百个社会组织帮百村行动。完成团组单位与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逐村结对和干部与低收入农户逐户结对。(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区人行、各街道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子项任务分别牵头)

(二)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贾约拿

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成员单位:区委社建委、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区经信局、区教育局、团区委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实施重点人群专项调查,摸清赋闲劳动力就业意向和培训意愿,建立就业帮扶包责清单、服务清单、就业路径清单。发动村社做好重点对象结对帮扶,落实“就业援助卡”“就业援助员”等帮扶举措,建立失业人员跟踪服务档案。多措并举增岗位稳就业,深入挖掘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拓宽农村就业空间,支持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发展,多渠道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盯牢三个“一千”目标:新增就业1300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200人以上,吸引大学生1800人参加创业就业。

3.改革突破要求

1)开展瓯洞劳务协作。把握瓯洞新园区、新企业投产契机,摸准用人用工需求,加强供需对接、信息摸底,有针对性加强就业适岗培训,精准服务岗位需求,到2022年底,全区在瓯江口企业就业的从业者累计达700人以上,提高本地从业人员收入水平。(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各街道乡镇)

2)开发企业就业岗位。借助海洋食品产业园、机械汽配园等产业园投用,重点行业企业新招用一批本地就业者,新开发就业岗位100个以上。对接做好新投产企业就业服务,梳理即将投产的华顺燃料油、力强科技等新投产企业用人需求,吸纳100名以上人员就业。(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人力社保局)

3)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工作归集高校毕业生收入全量数据,建立高校毕业生精准画像数据库。梳理整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评估现有针对高校毕业生政策条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完善产教融合、社保补贴、培训补贴、降税减负、担保贷款、创业孵化等系列政策。建立“企校对接会”、人才回乡创业创新平台,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推广“订单班”办学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打造一批技能人才综合实训基地。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直通车,推动“线上”和“线下”双管齐下招聘,通过建立高校联络站、深化校企合作、组团外出招聘会、小型宣讲会等多种引才方式,积极牵线搭桥、精准对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高频次助力企业招才,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0期以上,新招引大学生1800人以上。锚定应用型大学开展产教融合育人洽谈,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引导企业和温州商学院等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农业农村局、大数据管理中心)

4)开展休渔期渔民定向招聘灵活就业。针对渔民(渔小二系统在册渔民2225人)休渔期闲散在家、收入来源不稳问题,开展休渔期渔民专项就业服务工作。结合渔民年龄、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筛选适配岗位,推出培训计划,采取送岗上门、组织专场招聘等方式满足就业需求。精准对接渔民灵活就业人员,鼓励渔民上岸办民宿、搞养殖等,从事休闲渔业、旅游服务活动,增加收入来源。(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人力社保局、区文广旅体局)

5)做好新业态人员灵活就业工作。探索开展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业态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对于电子商务、网络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等从业人员,优化技能培训和人才服务,用好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费返还等政策工具,促进灵活就业持续发展。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加难问题,探索工伤保险向灵活就业人员覆盖,落实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养老、医疗保险政策,鼓励商业保险参与。(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医保分局、各街道乡镇)

6)做好银龄活力老年人再就业机制研究。通过政策引导、公益培训等措施,发挥银发“经验丰、专业熟”作用。助推城乡低保障的“低龄老人”群体实现提低促富。做好企业退休职工及渔农村低龄活力老年人再就业意向摸底调查,研究出台低龄活力老年人公益培训财政补助政策,落实就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政策。做好低龄活力老年人公益培训。适时组织开展低龄活力老年人再就业专场招聘会。力争累计培训低龄活力老人30人以上。(责任单位:各街道乡镇)

7)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聚焦技能人才,引导有条件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旅游、养老护理等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不脱产、不离岗、多样化、就近就便”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服务。聚焦进城农民工,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推出公益课程,解决自我提升需求。聚焦高素质渔农民,加强对渔农业经理人、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种养能手特色培训,增进其创富能力。(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教育局、区工商联)

(三)实施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扩容提质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戴冕、张方任

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信局、区农业农村局

成员单位:区委社建委、区委统战部、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两个健康”创建办、区税务局、区人力社保局、区人民法院、区检察院、区统计局、区住房公积金管理分中心、区工商联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聚焦扩大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梳理“扩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清单、改革清单和责任清单等内容,打通创新创业全周期的堵点难点,有效扩大市场主体规模、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监测体系,确保全区年收入10-50万元20-60万元人群占比均有提高,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3.改革突破要求

1)实施市场主体激活力增动能计划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进一步梳理跨部门惠企政策,继续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试点和“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简化办事流程。通过推出开办企业网上服务专区、全程网办、市场主体智能审批和一网通办系统进社区、进学校、进园区等举措,拓展服务渠道,提升为企服务,推动市场主体快速发展。新设内外市场主体800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经信局、区政务服务中心)

2)深化数字赋能。加快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重点推进渔业产业大脑建设,推进大门化工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全面贯通承接“智造荟”、“帮企云”等省市重大应用,探索数字经济系统多跨协同机制,推动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在洞头深入实施。开展新智造服务,积极推进企业上云工作,协调推进基站建设,力争实现“村村有5G网络”的目标。(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

3)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两个健康”2022年工作要点,实施“为企办实事”项目清单。构建问题收集、风险预警、提优挂钩联系、投诉化解、旧账攻坚、政策闭环管理等助企纾困组合拳。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优化涉企执法方式。开展中小微企业创富、服务业创富、科技创富、青年创富、巾帼创富等行动,力争新增一批市场主体。(责任单位:▲区“两个健康办”、▲区市场监管局、各相关单位

4)强化要素保障。促进民营经济重点领域改革突破,推进优质企业用地机会均等,打造金融服务示范。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聚焦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在落实减税降费、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化、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发力,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开展创新能力提升攻坚行动,培育企业技术中心,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研发高附加值的专精特新产品。(责任单位:区资规分局、区税务局、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5)加强统计监测。对照省市方案,结合洞头实际,做好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全面监测和精准分析”统计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现状,因情施策。(责任单位:区统计局、区市场监管局)

(四)实施特色产业富民攻坚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张攀、贾约拿

牵头单位:区文广旅体局、区农业农村局

成员单位: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资规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和各街道乡镇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准确把握产业聚变主要任务,坚持提质与扩量并重,做优做精做特养殖、民宿、文创等多个富民产业,统筹做好平台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等工作,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3.改革突破要求

(纳入“产业高质量发展·深耕新蓝海”兵团工作,具体衔接现代渔农业作战部)

1.推进“两菜一鱼”富农。依托中国羊栖菜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国字号名牌效应,促进地理标志富农,落实扶持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培育政策,挖掘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重点项目,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合法权益。发展两菜一鱼养殖,推进养殖装备技术革新、数字赋能。培育绿色有机羊栖菜产业,做好良种推广、工艺革新、设备升级、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工作,延伸羊栖菜产品链。做深紫菜精深加工和“产业+”文章,试验和推广紫菜深海养殖,搭建紫菜电商交易平台,以海洋食品产业园为空间招引冷链、海洋功能食品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实施大黄鱼产能提升、品牌营销、新品拓展行动,用好黄鱼声波无网技术、建设智能渔城。引导厚壳贻贝、速生型牡蛎等高附加值海珍品养殖。(责任单位:▲区海渔中心(两菜一鱼办)、▲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社、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街道乡镇)

2.推进民宿产业富民。支持有能力的渔农民利用自有资产发展民宿等相关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建成“海宿”品牌民宿15家以上(累计达到50家)。落实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加大对民宿发展区域的旅游交通、便民设施、生活设施等建设资金的投入,增加可游性。鼓励民宿与特色养殖、渔农家乐联动发展,在民俗活动、渔业体验、休闲娱乐、健康养老等方面进行结合,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责任单位:区文广旅体局、北岙街道)

3.推进文创产业富民。引进有实力的文创孵化公司,推进渔民画、古船木、贝壳画等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完成亚洲螺钿艺术博物馆建设,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及非遗研学产品。用好女子连纪念馆、南炮台山、红色印迹馆、寮顶军事坑道等红色文化资源和贝雕艺术博物馆、至朴海陶等研学资源,打造现场教学点和特色课程,促进“培训+消费、研学+消费、疗休养+消费”。(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区海霞培训中心、北岙街道、东屏街道、洞头旅发公司)

4.推进星光产业富民。打造东沙不夜港美食区,推出灯塔音乐季活动,提升韭菜岙同心夜市等活动,丰富夜游、夜赏、夜购、夜娱业态。实施促进消费升级三年行动,落实强商、旺客、兴市、优品等组合拳,提振文旅住餐服务消费。(责任单位:▲区文广旅体局、区经信局、区妇联、洞头旅发公司、街道乡镇)

5.推进旅游增收富民。加快推进30个文旅项目建设,建成名品广场、三盘产权式酒店、韭菜岙村旅融合二期等项目主体工程,推进梦幻海湾、青山欢乐岛等项目,改造提升仙叠岩、马岙潭等景区,促进旅游设施升级和休闲娱乐功能更新。鼓励投资者投资经营游艇、帆船帆板、海钓、沙滩休闲运动等项目。挖掘乡村美食文化,振兴渔家特色小吃、传统手工制作等“乡愁”产业,促进渔农产品精加工和销售,增加渔农民收入。(责任单位:▲区文广旅体局、北岙街道、大门镇、东屏街道)

(五)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赵爽、肖晓锵、张攀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成员单位:区资规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广旅体局、区科技局、区供销社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打好强村富民组合拳,抓实“小切口、大撬动”的富民实招,力争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新突破、工资性收入有新增长、经营性收入有新提高。2022年所有村社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全区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达到35个以上,全区67个村社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2022年全区直接分红的村占行政村的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

3.改革突破要求

(纳入“幸福高水平创造·向往的生活”兵团工作,衔接未来乡村建设作战部)

1)推广强村公司联盟方式和乡村联合体共富模式。拓展霓虹强村公司共富联盟试点做法,由街道乡镇引导多个行政村组建强村公司,由各村共同入股,各行政村占股10%以内,各村书记分别担任董事与监事,主要经营物业类、服务类、工程类等业务,通过项目联建等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助推村集体经济和渔农民增收。探索“资源入股、平台运作、规模经营、期权兑现、红利共享、金融扶持、消薄共富”新模式,将村集体历年积累的资金、土地补偿费等货币资产,通过参股经营等方式转为经营资本,获取股金、利息和资产增值等资本运营收入。引导有条件有实力的强村公司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新增居家养老等惠民服务。鼓励地缘相邻、人缘相亲的多个村庄开展联合建设,组建村企结对、村银合作、村村互助的党建联盟,建立若干个以强带弱、以大扶小致富联合体,推动民营企业、金融机构、部门条线、经济强村等资源下沉辐射集聚,促进乡村一体化发展和农民农村共富共美。(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街道乡镇等)

3)开展乡村共同富裕试点项目。高质量谋划一批带动性强、收益性高的乡村共同富裕项目,举办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遴选建立乡村共富项目库,做好村社共富项目十大试点申报、评选。引导街道乡镇、村居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抓住项目核心问题攻坚克难,尽快建成投用项目,牵引带动渔农村发展和村民增收。(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共富办〉、▲街道乡镇等)

4)深化百岛“强村”计划和农民持股计划。探索“村集体控股+村民入股”复合模式,创新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民房或宅基地使用权等方式入股村集体经济项目。完善“股金+租金+薪金”的收益分配机制,力争每年30%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用于直接分红或村民福利保障,打通“村子富裕”与“村民富裕”转化通道。建立基于村集体资产所有权的农户分配机制,提高分红行政村比例,促进年度分红、提取福利费。组建村集体经济发展联合体,以股份认筹等方式推动农民持有联合体股份,产业项目所得收益按股分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探索项目股权化拆分方式,采用村民房屋等新型入股和村党支部帮助困难群众垫资入股等方式,保障户户入股。(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街道乡镇等)

5)落实“乡贤助乡兴”共建共富计划。挖掘乡贤能人信息、技术、招商资源优势,推广“村企共建、以企带村”等模式,服务渔农村发展。各街道乡镇引导有条件的重点村年底前建立乡贤共建共富委员会,建立乡贤共富项目清单。制定乡贤阵地星级管理制度,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乡贤示范点。依托新乡贤参事会平台,帮助打开农特产品销路。探索乡贤回乡金融服务体系,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引导乡贤助乡兴促共富。(责任单位:区委统战部、各街道乡镇)

5)探索落实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方式。围绕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进一步明晰、丰富和细化宅基地产权权能,保护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明确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逐步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和人才返乡进村,增加渔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及农房统一确权登记。加强宅基地流转管理,明确并优化流转方式。建立规范有序的流转平台及价值评估体系。严格落实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用途管制。引导宅基地使用权在更大范围内有期限流转,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有效增加农民宅基地和房屋财产性收入。(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各街道乡镇)

6)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实施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激活计划,积极推进农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质)押贷款,探索股权的继承、转让、抵质押权能,提升股权的内部流通性和金融属性。鼓励以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为渔农民增加租金、股金收入。拓宽宅基地、农房、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通过土地使用权交易、住宅财产性收益等途径,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街道乡镇)

7)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口管理制度,维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权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承包地流转,探索更多放活承包地经营权的有效机制和办法。逐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均等化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提高就业公共服务能力,保障随迁女子受教育权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行“居住证+积分”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以精益服务、精准管理、精密智控为目标,以电子居住证为载体,以积分体系为核心,推广运用“浙里新市民”应用场景。集成开发电子居住证一指办理、居住证转换互认、积分管理与应用、精准推送与服务、新市民画像等子场景,通过“一键办理”,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即时享有。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能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服务阵地建设,开展关心关爱行动,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利。(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资规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医保分局、区公积金管理分中心、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

(六)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郑锋利、张方任

牵头单位:区府办、区委改革办、区财政局、区经信局

成员单位: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司法局、区人力社保局、区住建局、区资规分局、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联动推进土地、用能、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交通物流等要素差别化配置,推动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切实盘活“沉睡”要素资源。

3.改革突破要求

1.推进海洋版“两山银行”探索实践。借鉴 “两山银行”做法,拓宽海洋资源变资产资本的通道,探索海洋富民发展模式。建立海洋资源资产转化运营平台,探索海域、滩涂、沙滩、岸线等资源资产转化路子,开展自然资源调查、闲置资源收储、收储资源开发、融资担保、风险评估等工作,推进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资源市场化配置。结合开展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等工作,落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转化海洋资源价值,拓宽海岛共同富裕路径。(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资规分局、区财政局〈国资办〉、区生态环境分局、▲运营平台、相关单位)

2.深化海岛普惠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服务实体力度,深化实施金融降本减负,提升海岛金融普惠性、便利性、可得性。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5.5亿元,确保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深化“金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金融自治村建设。推进“海霞诚信贷”2.0版迭代升级,推动“全民授信”扩面提额。创新推出“全企授信”,持续提高企业无抵押、非保证贷款占比。引导与鼓励各银行机构优化完善涉海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推出碳减排、碳汇贷、地理标志抵押贷等涉及绿色金融、科技研发、生态旅游领域的信贷产品。支持渔产品收益保险拓面升级,探索绿色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责任单位: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区人行、银行业金融机构)

3.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整合财政等资金,共建产业基金,制定出台管理办法。发挥基金招引功能,通过基金杠杆效应集聚社会资本,促进财政资金保值增值。履行投资管理程序,做好运作方案制定、项目征集、项目立项、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公示、投后管理等工作,放大财政扶持资金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4.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综合评价机制,加强评价结果综合应用,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结合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专项攻坚行动,精准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叠加运用各类政策措施,落实执行好差别化财税、电价、排污等各种差别化政策,全面推进差别化电价征收,深化高耗低效企业整治。(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资规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国网洞头供电公司)

(七)实施普惠养老托育服务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贾约拿

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

成员单位:区委社建委、区医保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妇联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全面提升“一老一小”工作水平,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老年友好型社会。构建普惠养老服务体系和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医养康养产业,深化“安心托幼”工程,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打响“颐养洞头”“优育洞头”品牌。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0人每千人拥有婴儿照护设施托位数达到3.7个。

3.改革突破要求

(纳入“幸福高水平创造·向往的生活”兵团工作)

发展普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颐养洞头”方面:

1)加强政策保障。贯彻省市《关于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温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落实养老服务顾问、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等配套文件。(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道乡镇)

2)建设养老机构。建设普惠型养老机构,投用温州市社会福利养老院,建成区中心敬老院。(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北岙街道、霓屿街道)

3)强化服务供给。改造提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加强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建成养老服务驿站6家,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张,培训持证养老护理员10名。安装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居家安全守护项目150个,推进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无感服务智能终端项目建设全覆盖。优化老年食堂“e食无忧”应用,老年助餐服务村居覆盖率达到75%以上。(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道乡镇)

4)推动康养融合。落实温州市《关于深入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医养康养体系建设。落实省康养体系建设试点。做好霓屿健康养老服务。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快养老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探索。(责任单位:区民政局、相关街道乡镇)

5)推进机制建设。落实家庭养老支持政策,落实空巢、留守、失能、重残、失独老人为主要对象的居家社区探访关爱制度。围绕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完善配套服务标准、运行机制。(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道乡镇)

6)开展试点建设。开展“海岛支老”行动,探索“以老帮老、以老扶老”的自助养老模式,鼓励邻里互助养老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服务。研究明确老年友好型社会创建指标,落实并逐步开展村居社区试点,力争在2022年底形成一批有特色的试点成果。(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道乡镇)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优育洞头”方面:

1)研究制定政策。落实育儿友好型社会指标和评价体系。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围绕婚嫁、生育、托育、养育、教育等,推动部门研究出台系列配套政策举措,落实“《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配套政策”的“1+N”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生育保险制度和育儿津贴、托育补助制度落实,扭转生育率下滑趋势。(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妇联、区医保分局、区教育局、各街道乡镇)

2)改善普惠托育服务。加强托育服务供给,支持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服务,推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引导支持幼儿园利用现有场地延伸办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办托,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社区办托,新增1个街道(乡镇)提供托育服务,新增120个托位,其中新增普惠托位70个。(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教育局、各街道乡镇)

3)做好生育全流程服务。提升妇幼保健、产儿科健康检测和临床服务供给能力,落实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应急救治制度和生育保险政策(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医保分局、各街道乡镇)

(八)实施共同富裕未来单元建设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赵爽、肖晓锵,张攀

牵头单位: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

成员单位:区委政法委、区教育局、区资规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广旅体局、区科技局、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区供销社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深化以未来乡村、未来社区为重点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在未来社区、未来乡村试点建设、运营机制建设、城乡风貌管控等方面,取得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果。谋划改造型未来社区1个,高品质打造5个未来乡村,争取创成市级试点2个。总结提炼洞头未来乡村、城乡风貌管控实践中的机制、标准、品牌和模式,争取形成试点效果和典型案例。

3.改革突破要求

(纳入“城市高品质建设·融入乐瓯洞一体启航”兵团、“幸福高水平创造·向往的生活”兵团工作,具体衔接未来乡村建设、新老城区城市更新要、大门和霓屿新型城镇化作战部、闲置石厝村落盘活作战部)

1)高品质打造5个未来乡村。聚焦“三基三主”(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导产业、主体风貌、主题文化),强化共建共享理念,做强共富产业,突出数字赋能,推进半屏、海霞、上下社、东岙等5个不同类型未来乡村建设,突出打造一批有洞头辨识度的未来乡村试点成果(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各街道乡镇)完成试点村年度建设任务,其中半屏同心未来乡村致力打造城里人的向往乐园,彰显同心文化岛、休闲度假岛、低碳全电岛、智慧数字岛、运动养生岛五个岛景象。(责任单位:东屏街道)海霞故里未来乡村致力打造海岛旅居新地标,依托海霞红色文旅和东沙渔港休闲业态,构建“一心一环三区”产业格局。(责任单位:北岙街道)

2)集成推进未来乡村精品场景落地。从洞头不同年龄段群众全生命周期的真实需求出发,在教育养老、公益服务、邻里互助等方面做好民生改善,推进共同富裕示范村建设。适时举行部分未来乡村精品场景比拼活动。(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3)打造5个依山滨海的石厝村落盘活样板。立足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方式探索研究,有序推进具有文化特质、影像特色的东海石厝保护利用,盘活闲置石厝村落。(责任单位:▲区文广旅体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资规分局、洞头旅发公司、相关街道乡镇)

4)建设改造型未来社区。抓住洞头海悦城社区纳入全省第五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的契机,突出整合提升、全资投入、分期实施,激活社会资源与民间存量资本,强化“海霞”红色人文引领邻里共治,推进重点应用场景落地等工作,以点及面探索海岛城市全域未来创新模式和实现路径。推进灵昆街道3个村拆迁清零,助力瓯江口瓯华社区未来社区试点工作。运用未来社区理念落实新城花苑、望海山庄等老旧小区改造,打造南洋-置信-人本小商圈(责任单位:区住建局、相关街道)

5)推进大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新老城区城市有机更新,实施新城一期地下管网及道路提升工程,精心做好北岙中心街改造提升。完成大门黄岙新区控规修编,推进市政配套、供水管网、排涝工程等项目,建设长沙商务服务区、大门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启动朝阳社区改造。加快霓屿新区基础配套和服务设施提升,实施霓南片区搬迁,完成一期近600人搬迁任务,启动二期3000人搬迁加强农房有序搬迁集聚政策研究和引导,研究针对危旧房的搬迁安置补偿政策,引导危旧房居民置换安置。责任单位:▲新老城区城市更新作战部、大门新型城镇化作战部、霓屿新型城镇化作战部、北岙街道、大门镇、霓屿街道、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综合执法局、区资规分局、大门海洋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洞头城发公司、大小门投资公司)

6)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推进城乡风貌地域性导控,组建风貌管控专家团队,精确研究有洞头特色的天际线、海岸线、山脊线,注重色彩和谐、风貌融合、环境协调,力争打造特色风貌样板区。强化农村风貌管控与农房建设管理。(责任单位:区资规分局、相关街道乡镇)

(九)实施慈善发展促进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张攀

牵头单位:区民政、区慈善总会

成员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区人力社保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工商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建立慈善服务网络、培育发展慈善组织,探索建立慈善帮扶低收入群体机制和载体,落实好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慈善褒奖制度,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共同富裕。广泛深入开展慈善活动,持续打响“善行洞头”品牌。2022年,全区慈善组织数、慈善金额捐赠数、慈善活动数明显增加,实现社会捐赠款物总额年增长率高于8%,经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突破10家,注册志愿者人数达3万人以上。

3.工作要求

1)建立慈善激励机制。建立“慈善共富积分”机制,以捐赠金额通过一定比例折算成个人或企业慈善共富积分。建立慈善褒奖制度,依法依规对在慈善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给予表彰,激发企业和个人参与慈善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区工商联、区慈善总会、区红十字会)

2)拓宽慈善捐赠方式创新运用“互联网+慈善”模式,探索网络众筹、手机捐赠等新型募捐方式,扩大慈善捐赠参与面支持发展慈善信托,鼓励城乡社区组织、单位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探索通过设立慈善信托进行慈善资金和慈善项目管理。引导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签订捐赠协议,无偿捐赠资金、股权,资助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引导定向捐赠,发动部分爱心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村居、社会组织等提供捐赠,精准支持乡村建设、教育、文化、卫生、济困等公益事业项目。引导村企合作设立慈善共富社区基金,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捐、乡贤企业爱心捐、村民群众互助捐、移风易俗农户公益捐,不断扩充关爱基金“蓄水池”。(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道乡镇、金融机构、区慈善总会)

3)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引导慈善组织依法规范开展义拍、义卖、义演等募捐活动,引导社会各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社会工作站(室)、商业网点等场所,建立爱心驿站、慈善超市、慈善社区(乡村)等基层工作站点,逐步构建多层次的基层慈善服务网。深化“兰小草”银龄助养互联网慈善项目,结合社会工作站和助联体等有效阵地推进“慈善共富服务点”的建设,引导慈善组织开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发展、基层治理等项目。(责任单位:区慈善总会、各街道乡镇、相关单位)

4)营造慈善文化氛围。深入弘扬“兰小草”慈善精神,发挥慈善品牌作用,将参与慈善和志愿服务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依托洞头发布、百岛洞头APP、洞头传媒视频号等新媒体开辟“慈善共富广播”专栏,定期发布慈善供需资源、志愿服务活动计划,搭建对接平台。在区级主流媒体设立“洞头慈善榜”,定期公开发布慈善捐赠金额及捐赠排行榜,宣传慈善企业和慈善人士的爱心善举。(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

(十)实施精神文明高地建设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林上达、陈细团

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区海霞培训中心

成员单位:区委政法委、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区教育局、区资规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文广旅体局、街道乡镇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聚焦精神富有,大力弘扬海霞精神,建设精神文明高地,深入实施文化铸魂、塑韵、惠民、兴业、厚德、传播六大工程,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效。

3.改革突破要求

1)传承弘扬海霞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弘扬海霞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深耕党史红色教育、国防教育,充分发挥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汪月霞旧居、红色印迹馆、烈士陵园等党性教育基地作用,推动区内外党员干部群众学党史。(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区文广旅体局、海霞培训中心、洞头旅发公司、女子民兵连、群团组织、街道乡镇)

2)打造新时代民兵建设重要窗口。实施《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五年建设规划》,建设过硬连队。抓好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和女子民兵连建设,以基地化、实战化、信息化训练路子整体提升军事技能,提升民兵政治化武装、军事化建设、正规化管理、融合化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区人武部、区委宣传部、海霞培训中心、女子民兵连、街道乡镇)

3)建设海霞红色基地。全面建设“一馆一院一营一路一园”,推动海霞小镇、海霞未来乡村、海霞青年营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做好文旅村旅融合,发展海霞红色产业,培育红色旅游、研学培训,推动富民增收。加快海霞培训中心建设,创新实施教学模式,打造全省党性教育基地、女干部培训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国防科普教育训练基地。(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区文广旅体局、海霞培训中心、洞头旅发公司、女子民兵连、群团组织、街道乡镇)

4)优化志愿服务。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建设,用好用活文化礼堂等基层阵地。实施幸福志愿行动,落实志愿服务精准触达体系改革要求,培育十大志愿服务项目,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注册、积分、褒将等配套机制,出台志愿者礼遇相关办法,持续开展“最美志愿”系列评选。持续关注因病致贫、突发困难等群体,推出特色项目,努力为困难群众解忧。联合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便民服务百村行”等志愿服务,为居民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广泛招募老年食堂公益厨师、爱心送餐员,有效破解“舌尖上的养老”难题。整合社会公益力量谋划打造城市驿站、乡村驿站,提供“爱心茶水”“共享小食”“手机充电”等服务,解决户外工作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的问题。(责任单位:▲区文明办、团区委、群众组织、街道乡镇)

5)建立“共富网格”。在原有以社区和自然村为基础划分的文明实践网格基础上,升级推出融合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共富网格”,将社区服务人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基层工作人员纳为网格员,以自然村(社区)为单位,形成一个村(社区)一张网、一个自然村(小区)一个格的基层自治共富网。清晰标注全区网格内民政助理员、驻村干部、网格员和困难群众、重点走访项目等内容。走访人员通过“民情地图”提前了解受访者家庭情况,方便后期开展针对性服务。(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各街道乡镇)

6)落实民情通达机制。贯彻省市关于民情通达机制的要求,建立工作方案,做好民情研析、政情通达、研究阐释、全媒传播、对外展示、舆论引导等工作,推动形成基层声音快速反应、群众智慧广泛集纳、宣传引导精准开展、决策咨询实时提供、洞头形象立体展现的工作格局,凝聚推动共同富裕的广泛共识。(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各街道乡镇)

(十一)实施现代社区建设和“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林铁、赵爽、张攀、肖晓锵

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

成员单位:区委办、区人大监察和法制司法工委、区人大社建工委、区府办、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委编办、区委机关工委、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教育局、区民宗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区大数据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社区工作的重要论述、全省城乡社区工作会议和省现代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全力抓好“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全面建立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的领导体制、主要任务、工作标准和保障体系,梳理首批试点,明确建设标准,形成一揽子政策指导文件,打造20个以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的试点小区(社区、农村)。

3.改革突破要求

(纳入“区域高效能治理·海上枫桥新标杆”兵团工作,具体衔接基层治理系统建设专班工作)

1)建强组织。全面推进小区党组织组建,以“一小区一党支部”的形式,力争2022年12月底前普遍建立隶属于社区党组织的实体型小区党组织。因地制宜构建“小区党支部、楼栋长、党员户”三级党建微治理体系。探索选派社区工作指导员,推进小区党组织与业委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深化党群联心,深化“党群连心分组包户”行动,推广党员楼栋长、党员街巷长等做法,引导社会各方力量积极进网入格。(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住建局各街道<乡镇>

2)改善环境。着重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积极开展小区“交通微循环”治理,突出“一老一小”优先理念,推动适老化、适儿化及无障碍设施改造融入小区,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加快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提升小区平安建设水平。对物业弃管和无物业小区,探索组建公益性物业服务企业、成立业主自管小区、聘请小区经理人等做法,提供保洁、保绿、保序的基本服务。指导农村居民集聚区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妇联、各街道<乡镇>

3)优化服务。开展社区(小区)活动阵地建设攻坚,力争打造一批社区会客厅、打卡地。将“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内容,联动推进民生实事办理。提升行为规范,全面推行小区业主公约,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规范村(居)民行为、维护公共秩序、引导民风民俗、协商垃圾分类,建立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提升村(社区)、小区自我管理能力。深化“智慧村社”建设,加速推广“共享社幸福里”综合数字服务系统使用,打造线上线下互促互动的“一站式”服务。(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住建局、区综合执法局、各街道<乡镇>

4)集成功能。多部门协同发力,建立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集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市驿站等于一体的服务矩阵。整合村(社区)、小区闲置空间、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阵地资源,打造具备党建驿站和儿童游乐、长者娱乐、图书借阅、文化创意、物品共享、休闲会客、志愿服务、健康诊疗、就业致富等 10 大功能的党群服务阵地,构建形成居民 15 分钟到达、至少具有 10 个功能的“1510”党群服务圈。(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住建局、洞头农商银行、各街道<乡镇>

5)推动共享。聚焦“一老一小”,强化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探索共享项目建设,做深做实居民文娱共乐、物品共享、技能共助,打造居民生活共同体。聚焦特困、低保、低边、困境儿童、空巢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发挥各类资源优势特别是社会组织作用,为特殊群体提供探访关爱、亲情陪伴、生活照料、送餐助餐等个性化帮扶服务。鼓励村(社区)、小区利用现有公共空间打造共享食堂。鼓励教师和志愿者组织开展共享阅读、课外研习、科普体验等活动,打造儿童友好共享空间。(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各街道<乡镇>

6)助力治理。探索建立小区星级管理体系,力争重塑治理体系。探索将小区业主服务中心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赋予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破解往来票据开具难、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推行“业标街管”“业财社管”,探索实施业委会离任审计制度,建立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满意度评价排名机制,推动各方主体履职尽责。(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住建局、团区委、区妇联、各街道<乡镇>)

(十二)实施数字治理强基行动计划

1.组织架构

牵头区领导:林铁、黄伟

牵头单位:区委办、区委政法委

成员单位:区矛调中心、区法院、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区委改革办、区信访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区综合执法局、区大数据管理中心、街道乡镇等相关单位

2.工作目标

坚持党建统领,聚焦打造“海上枫桥”新标杆,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推进共同富裕场景数字赋能。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迭代升级矛调中心为社会治理中心,与城市运行中心融合;迭代升级基层治理四平台,有机贯通省市区重大应用,基本建成1+6+N的区乡基层治理智治系统。到2022年底,1411体系迭代升级基本完成,打造有高辨识度的基层治理系统海岛样板。

3.改革突破要求

(纳入“区域高效能治理·海上枫桥新标杆”兵团工作,具体衔接数字化社会治理中心建设作战部和基层治理系统建设专班工作)

1)加强数字化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围绕运行监测、矛盾调处、分析研判、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新功能,6月底前完成区社会治理中心模块调整,统筹推动6大系统重大应用、事项在基层衔接贯通。加快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社会治理中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一体融合。区级层面,以区矛调中心为底座,迭代升级为区社会治理中心,逐步打通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应急联动指挥中心、12345民呼我为平台、网络舆情监管等系统平台或数据资源。做强已入驻的接访中心、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功能。(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区信访局、区委改革办、区信访局、区矛调中心、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大数据管理中心、各街道乡镇

2)夯实“基层治理四平台”。按照省里统一部署,设置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4条跑道,全面涵盖乡镇(街道)核心业务;在标准模块的基础上打造大门、鹿西两个乡镇特色治理大脑。加强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建设,科学设置岗位、配备专门力量,对外挂社会治理中心牌子,赋予指挥室对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指挥权、督导权、考核权。村社层面,在每个街镇建设若干个综治工作室(站)示范点。(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各街道乡镇

3)推进“162”“141”体系和重大应用全面贯通。按照3阶段9步法要求,通过接口集成、页面集成等方式,加快推动省市重大应用功能按需贯通到141体系,提升实战实效水平。梳理重大应用贯通清单,依托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市级统建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网关,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接入和统一赋能,将6大系统重大应用功能按需贯通到1411系统,推动区---网格-微网格上下贯通。做好区级特色应用的增量开发、迭代升级,重点推广村社战疫、海上智管、电动自行车智治、信用智治(百家信)、老年食堂e食无忧等一批特色应用。打造数字孪生社会治理一张图。以标准地址数据、数字地图和人口普查数据、疫情防控洗楼数据为基础,依托城市三维模型,将基层治理四平台中的人、地、事、物、房、组织等要素进行空间可视化建模,由网格员日常巡查动态更新,实现分析预警、以图管业、以房管人的社会治理一张图。(责任单位:区大数据管理中心)

4)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完善监管执法事项清单化管理体系。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系统集成,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的原则,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化综合执法事项清单、专业执法事项清单、街道(乡镇)执法事项清单,形成体系化、动态化、标准化的1+3执法事项管理体系。推动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构建金字塔型行政执法队伍体系,下沉60%以上的执法力量在街道(乡镇),深化街道(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行政执法统一指挥平台与基层治理四平台联通贯通,推行综合查一次执法监管。构建1+1+1执法体系,即陆上一支队伍管执法、海上一支队伍管执法、街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按照派驻、赋权、1+1辐射三种形式,年底前实现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全覆盖。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按照全省数字化执法管理平台6月份“1.0 版”上线运行的要求,承接省市贯通融合工作,谋划建设本地执法个性化集成应用,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双向互通。(责任单位:区综合执法局、区委编办、各街道乡镇)

5)推进信用智治综合改革。聚焦“信用+社会治理”的实际效果问题。运用数字化手段,对个人的诚信状况进行量化,搭建信用智管平台,构建以“洞头信用N条”为核心的指标体系。通过推广应用,切实让诚信好的人在经济领域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就学就业、评优评先等方面得到充分礼遇。(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区委改革办、区发改局(信用办)、区综合执法局、大数据管理中心)

6)推进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和浙里基本公共服务应用。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迭代大脑分区,收集和依法合规开放专项数据。借助浙里基本公共服务应用数据库,落实省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努力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推动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办好人的全生命周期6个阶段50件“关键小事”(其中出生4件、入学6件、就业14件、生活16件、救助6件、养老4件),提高群众便利度和感知度。(责任单位:▲区府办、▲区委社建委、大数据管理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提高站位,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把推进共同富裕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对标对表、压实责任,建立上下联动、高效协同、一抓到底的贯彻落实机制。各单位要密切协同,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形成合力。

(二)加强改革探索。聚焦重点领域,共富办、改革办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系统梳理需要授权的改革清单,积极争取承担市级以上改革试点、探索示范任务,努力在数字化改革、闲置资源盘活、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形成创新性、突破性制度成果。

(三)加强清单落实。建立清单化推进机制,迭代实施重点任务清单、重大改革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明确责任人,实施闭环管理,工作进展实行一月一报。健全考评机制,出台共同富裕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管用有效的评价办法,并将各单位共同富裕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加强评估督导,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洞头区2022年共同富裕行动计划任务清单


附件

洞头区2022年共同富裕行动计划任务清单

 

序号

行动计划

工作目标

重点举措

牵头领导

牵头单位

1

实施低收入群体托底帮促行动计划

围绕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五年倍增目标,建立完善切实有效的帮扶政策体系。运用“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机制,建立低收入群体托底帮促统筹保障机制。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的托底力度,实现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增长10%以上,全区低保年标准调整到11000元以上。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建账立卡人员多渠道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中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率先推进提低兜底覆盖。

1)做好低收入群体精准画像。聚焦户籍人口中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特困人群,瞄准收入水平低、发展能力弱的“提低”重点群体,落实集成帮扶工作。

2)加强低收入群体就业技能培训。锁定有就业潜力的低收入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和“回炉再培训”。

3)探索三位一体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联盟+公益性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三位一体帮扶机制。

4)实行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探索设立“困难群体共富服务包”。

5)加强救助服务。探索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完成建设区级助联体,新增街道级助联体2家以上、村居(社区)救助帮扶点4个以上。

6)落实“医保纾困携手共富”专项行动。落实大病、慢性病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癌症患者、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机制。建立高额医疗费用化解机制,筹集设立“慈善医疗救助共富基金”。

7)实施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四增一减”计划。分层分类落实社会保障、就业帮扶、创业扶持、资源盘活及民生事项减免等政策。

8)推广财政支农资金折股量化“村集体+农户+社会资本”的“造血式”帮扶模式。

9)建立先富带后富长效机制。

▲林铁

张攀

贾约拿

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

2

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计划

实施重点人群专项调查,摸清赋闲劳动力就业意向和培训意愿,建立就业帮扶包责清单、服务清单、就业路径清单。发动村社做好重点对象结对帮扶,落实“就业援助卡”“就业援助员”等帮扶举措,建立失业人员跟踪服务档案。多措并举增岗位稳就业,深入挖掘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拓宽农村就业空间,支持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发展,多渠道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盯牢三个“一千”目标:新增就业1300人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200人以上,吸引大学生1800人参加创业就业。

1)开展瓯洞劳务协作。到2022年底,全区在瓯江口企业就业的从业者累计达700人以上。

2)开发企业就业岗位。借助海洋食品产业园、机械汽配园等产业园投用,新开发就业岗位100个以上。对接新投产企业用人需求,吸纳100名以上人员就业。

3)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工作。归集高校毕业生收入全量数据,建立高校毕业生精准画像数据库。梳理整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直通车。新招引大学生1800人以上。

4)开展休渔期渔民定向招聘灵活就业。针对渔民休渔期闲散在家、收入来源不稳问题,开展休渔期渔民专项就业服务工作。

5)做好新业态人员灵活就业工作。探索开展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业态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

6)做好银龄活力老年人再就业机制研究。通过政策引导、公益培训等措施,发挥银发“经验丰、专业熟”作用。

7)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加强旅游、养老护理等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加强进城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加强对渔农业经理人、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种养能手特色培训。

贾约拿

区人力社保局

3

实施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扩容提质行动计划

聚焦扩大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梳理“扩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清单、改革清单和责任清单等内容,打通创新创业全周期的堵点难点,有效扩大市场主体规模、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监测体系,确保全区年收入10-50万、20-60万人群占比均有提高,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1)实施市场主体激活力增动能计划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新设内外市场主体800家。

2)深化数字赋能。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全面贯通承接“智造荟”、“帮企云”等省市重大应用。积极推进企业上云工作。

3)优化营商环境。制定“两个健康”2022年工作要点,实施“为企办实事”项目清单。构建问题收集、风险预警、提优挂钩联系、投诉化解、旧账攻坚、政策闭环管理等助企纾困组合拳。

4)强化要素保障。在金融服务、落实减税降费、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化、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发力。

5)加强统计监测。结合洞头实际,做好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全面监测和精准分析”统计监测,了解现状,因情施策。

戴冕

张方任

区市场监管局、区经信局、区农业农村局

4

实施特色产业富民攻坚行动计划

准确把握产业聚变主要任务,坚持提质与扩量并重,做优做精做特养殖、民宿、文创等多个富民产业,统筹做好平台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等工作,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1)推进“两菜一鱼”富农。依托中国羊栖菜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国字号名牌效应,促进地理标志富农。

2)推进民宿产业富民。支持有能力的渔农民利用自有资产发展民宿等相关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建成“海宿”品牌民宿15家以上(累计达到50家)。

3)推进文创产业富民。引进有实力的文创孵化公司,推进渔民画、古船木、贝壳画等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完成亚洲螺钿艺术博物馆建设,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及非遗研学产品。

4)推进星光产业富民。打造东沙不夜港美食区,推出灯塔音乐季活动,提升韭菜岙同心夜市等活动,丰富夜游、夜赏、夜购、夜娱业态。落实强商、旺客、兴市、优品等组合拳。

5)推进旅游增收富民。加快推进30个文旅项目建设,建成名品广场、三盘产权式酒店、韭菜岙村旅融合二期等项目主体工程,改造提升仙叠岩、马岙潭等景区,促进旅游设施升级和休闲娱乐功能更新。鼓励投资者投资经营游艇、帆船帆板、海钓、沙滩休闲运动等项目。

张攀

贾约拿

区文广旅体局、区农业农村局

5

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行动计划

打好强村富民组合拳,抓实“小切口、大撬动”的富民实招,力争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新突破、工资性收入有新增长、经营性收入有新提高。2022年所有村社集体经济年总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全区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达到35个以上,全区67个村社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2022年全区直接分红的村占行政村的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

1)推广强村公司联盟方式和乡村联合体共富模式。

2)开展乡村共同富裕试点项目。遴选建立乡村共富项目库,做好村社共富项目十大试点申报、评选。引导街道乡镇、村居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3)深化百岛“强村”计划和农民持股计划。完善“股金+租金+薪金”的收益分配机制,打通“村子富裕”与“村民富裕”转化通道。采用村民房屋等新型入股和村党支部帮助困难群众垫资入股等方式,保障户户入股。

4)落实“乡贤助乡兴”共建共富计划。引导有条件的重点村年底前建立乡贤共建共富委员会,建立乡贤共富项目清单。制定乡贤阵地星级管理制度,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乡贤示范点。

5)探索落实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方式。进一步明晰、丰富和细化宅基地产权权能,保护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明确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逐步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运行机制。

6)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实施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激活计划,积极推进农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抵(质)押贷款。

7)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人口管理制度,维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权益。逐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均等化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随迁女子受教育权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实行“居住证+积分”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赵爽

肖晓锵

张攀

区农业农村局

6

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行动计划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联动推进土地、用能、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交通物流等要素差别化配置,推动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切实盘活“沉睡”要素资源。

1)推进海洋版“两山银行”探索实践。探索海域、滩涂、沙滩、岸线等资源资产转化路子,开展自然资源调查、闲置资源收储、收储资源开发、融资担保、风险评估等工作,推进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资源市场化配置。

2)深化海岛普惠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服务实体力度,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5.5亿元。深化“金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金融自治村建设。推进“海霞诚信贷”2.0版迭代升级,推动“全民授信”扩面提额。创新推出“全企授信”。

3)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整合财政等资金,共建产业基金,制定出台管理办法。

4)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综合评价机制,加强评价结果综合应用,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结合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专项攻坚行动,精准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

郑锋利

张方任

区府办、区委改革办、区财政局、区经信局

7

实施普惠养老托育服务行动计划

全面提升“一老一小”工作水平,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老年友好型社会。构建普惠养老服务体系和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医养康养产业,深化“安心托幼”工程,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打响“颐养洞头”“优育洞头”品牌。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0人,每千人拥有婴儿照护设施托位数达到3.7个。

发展普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颐养洞头”方面:

1)加强政策保障。贯彻省市《关于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温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

2)建设养老机构。建设普惠型养老机构,投用温州市社会福利养老院,建成区中心敬老院。

3)强化服务供给。建成养老服务驿站6家,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0张,培训持证养老护理员10名。安装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居家安全守护项目150个。优化老年食堂“e食无忧”应用,老年助餐服务村居覆盖率达到75%以上。

4)推动康养融合。持续推进医养康养体系建设。落实省康养体系建设试点。做好霓屿健康养老服务。

5)推进机制建设。落实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完善配套服务标准、运行机制。

6)开展试点建设。开展“海岛支老”行动,探索“以老帮老、以老扶老”的自助养老模式。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优育洞头”方面:

1)研究制定政策。落实育儿友好型社会指标和评价体系。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

2)改善普惠托育服务。支持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服务,推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引导支持幼儿园利用现有场地延伸办托。新增1个街道(乡镇)提供托育服务,新增120个托位,其中新增普惠托位70个。

3)做好生育全流程服务。提升妇幼保健、产儿科健康检测和临床服务供给能力。

贾约拿

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

8

实施共同富裕未来单元建设行动计划

深化以未来乡村、未来社区为重点的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在未来社区、未来乡村试点建设、运营机制建设、城乡风貌管控等方面,取得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成果。谋划改造型未来社区1个,高品质打造5个未来乡村,争取创成市级试点2个。总结提炼洞头未来乡村、城乡风貌管控实践中的机制、标准、品牌和模式,争取形成试点效果和典型案例。

1)高品质打造5个未来乡村。聚焦“三基三主”(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导产业、主体风貌、主题文化),推进半屏、海霞、上下社、东岙等5个不同类型未来乡村建设。

2)集成推进未来乡村精品场景落地。在教育养老、公益服务、邻里互助等方面做好民生改善,推进共同富裕示范村建设。

3)打造5个依山滨海的石厝村落盘活样板。立足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方式探索研究,有序推进具有文化特质、影像特色的东海石厝保护利用。

4)建设改造型未来社区。抓住洞头海悦城社区纳入全省第五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的契机,突出整合提升、全资投入、分期实施,推进重点应用场景落地等工作。助力瓯江口瓯华社区未来社区试点工作。

5)推进大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新老城区城市有机更新,做好北岙中心街改造提升。完成大门黄岙新区控规修编,推进市政配套、供水管网、排涝工程等项目,建设长沙商务服务区、大门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加快霓屿新区基础配套和服务设施提升,实施霓南片区搬迁。推进新老城区城市更新、大门新型城镇化、霓屿新型城镇化作战部。

6)实施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推进城乡风貌地域性导控,组建风貌管控专家团队,精确研究有洞头特色的天际线、海岸线、山脊线,注重色彩和谐、风貌融合、环境协调。

赵爽

肖晓锵

张攀

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

9

实施慈善发展促进行动计划

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建立慈善服务网络、培育发展慈善组织,探索建立慈善帮扶低收入群体机制和载体,落实好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慈善褒奖制度,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共同富裕。广泛深入开展慈善活动,持续打响“善行洞头”品牌。2022年,全区慈善组织数、慈善金额捐赠数、慈善活动数明显增加,实现社会捐赠款物总额年增长率高于8%,经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突破10家,注册志愿者人数达3万人以上。

1)建立慈善激励机制。建立“慈善共富积分”机制,以捐赠金额通过一定比例折算成个人或企业慈善共富积分。建立慈善褒奖制度,依法依规对在慈善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给予表彰。

2)拓宽慈善捐赠方式。创新运用“互联网+慈善”模式,探索网络众筹、手机捐赠等新型募捐方式,扩大慈善捐赠参与面。引导定向捐赠,发动部分爱心企事业单位为学校、村居、社会组织等提供捐赠,精准支持乡村建设、教育、文化、卫生、济困等公益事业项目。引导村企合作设立慈善共富社区基金。

3)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引导社会各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社会工作站(室)、商业网点等场所,建立爱心驿站、慈善超市、慈善社区(乡村)等基层工作站点,逐步构建多层次的基层慈善服务网。深化“兰小草”银龄助养互联网慈善项目。

4)营造慈善文化氛围。深入弘扬“兰小草”慈善精神,发挥慈善品牌作用,将参与慈善和志愿服务情况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开辟“慈善共富广播”专栏,定期发布慈善供需资源、志愿服务活动计划,搭建对接平台。在区级主流媒体设立“洞头慈善榜”,宣传慈善企业和慈善人士的爱心善举。

张攀

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

10

实施精神文明高地建设行动计划

聚焦精神富有,大力弘扬海霞精神,建设精神文明高地,深入实施文化铸魂、塑韵、惠民、兴业、厚德、传播六大工程,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效。

1)传承弘扬海霞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深耕党史红色教育、国防教育,充分发挥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汪月霞旧居、红色印迹馆、烈士陵园等党性教育基地作用。

2)打造新时代民兵建设重要窗口。实施《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五年建设规划》,建设过硬连队。

3)建设海霞红色基地。全面建设“一馆一院一营一路一园”,推动海霞小镇、海霞未来乡村、海霞青年营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加快海霞培训中心建设。

4)优化志愿服务。联合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便民服务百村行”等志愿服务,为居民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整合社会公益力量谋划打造城市驿站、乡村驿站,提供“爱心茶水”“共享小食”“手机充电”等服务。

5)建立“共富网格”。在原有以社区和自然村为基础划分的文明实践网格基础上,升级推出融合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共富网格”,以自然村(社区)为单位,形成一个村(社区)一张网、一个自然村(小区)一个格的基层自治共富网。走访人员通过“民情地图”提前了解受访者家庭情况,方便后期开展针对性服务。

6)落实民情通达机制。做好民情研析、政情通达、研究阐释、全媒传播、对外展示、舆论引导等工作。

林上达

陈细团

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区海霞培训中心

11

实施现代社区建设和“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行动计划

全面建立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的领导体制、主要任务、工作标准和保障体系,梳理首批试点,明确建设标准,形成一揽子政策指导文件,打造20个以上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的试点小区(社区、农村)。

1)建强组织。探索选派社区工作指导员,推动小区党组织与业委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2)改善环境。着重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积极开展小区“交通微循环”治理。对物业弃管和无物业小区,探索组建公益性物业服务企业、成立业主自管小区、聘请小区经理人等做法,提供保洁、保绿、保序的基本服务。

优化服务。开展社区(小区)活动阵地建设攻坚,力争打造一批社区会客厅、打卡地。

4)集成功能。建立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集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市驿站等于一体的服务矩阵。

5)推动共享。聚焦“一老一小”,强化党组织对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的引领作用,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探索共享项目建设,打造居民生活共同体。

6)助力治理。探索建立小区星级管理体系,力争重塑治理体系。

林铁

赵爽

张攀

区委组织部

12

实施数字治理强基行动计划

聚焦打造“海上枫桥”新标杆,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推进共同富裕场景数字赋能,积极构建区乡一体的整体智治工作格局。

1)加强数字化化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围绕“运行监测、矛盾调处、分析研判、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新功能,完成区社会治理中心模块调整,统筹推动6大系统重大应用、事项在基层衔接贯通。加快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社会治理中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一体融合。

2)夯实“基层治理四平台”。设置“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4条跑道,全面涵盖乡镇(街道)核心业务;在标准模块的基础上打造大门、鹿西两个乡镇特色治理大脑。加强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建设。

3)推进“162”“141”体系和重大应用全面贯通。梳理重大应用贯通清单,依托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推动区---网格-微网格上下贯通。做好区级特色应用的增量开发、迭代升级。

4)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完善监管执法事项清单化管理体系。构建“1+1+1”执法体系,即“陆上一支队伍管执法、海上一支队伍管执法、街镇一支队伍管执法”。深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

5)推进信用智治综合改革。搭建信用智管平台,构建以“洞头信用N条”为核心的指标体系。通过推广应用,切实让诚信好的人在经济领域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就学就业、评优评先等方面得到充分礼遇。

6)推进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和浙里基本公共服务应用。借助浙里基本公共服务应用数据库,落实省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努力打造15分钟公共服务圈。推动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办好人的全生命周期6个阶段50件“关键小事”。

林铁

黄伟

区委办、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