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交通发展目标任务,积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行业监管和执法,着力规范运输市场管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全局干部职工团结一心、主动担当作为,坚定实干步伐,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0月底,全区交通投资完成23.74亿元,占市下达任务79.1%;交通重点项目投资5.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6.7%。完成水路货运量2981.34万吨,同比增长1.84%;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87.09万吨,同比增长14.3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3.13万标箱,同比增长11.43%。截至9月底,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80321.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2.3%。
二、亮点工作及成效
(一)坚持主攻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推进。
一是对外通道持续深化。强力推进甬莞高速(G1523)洞头支线前期工作,完成用地用海相关前置专题审批;S211安吉至洞头公路洞头至霓屿段工程跨海特大桥海上雄姿初具,截止10月底完成投资近5亿元,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大力推进最美滨海环岛旅游公路谋划,开展环岛西路线位研究,对环岛西路9条路由逐一分析,最终确定三隧道方案通过。完成S325洞头岙底至大门段工程、新能源产业运输通道、大门环岛公路工程、鸽隔线改造提升工程相关专项、初步设计、施工图编制及批复;完成沙岙至观音礁支线、“十四五”中期规划调整及县道网规划工程前期研究成果编制。二是对内交通网络全力推进。推进最美滨海环岛旅游公路谋划,开展环岛西路线位研究,确定三隧道方案;完成S325洞头岙底至大门段工程、新能源产业运输通道、大门环岛公路工程、鸽隔线改造提升工程相关专项、初步设计、施工图编制及批复;完成沙岙至观音礁支线、“十四五”中期规划调整及县道网规划工程前期研究成果编制。马观线道路工程顺利完成升级民生实事考核5公里路段施工,鸽隔线改造提升工程圆满完成迎亚运改造节点任务目标;燕子山综合开发码头工程已基本完成码头上部结构施工,计划于11月底建成投用。
(二)突出民生导向,提升交通公共服务品质。
一是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对农村公路考核督促力度,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和路政巡查等机制体制要求,做到全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全覆盖,充分发挥路长制管理模式的能动性。积极对接专家对相关材料进行补充完善,迎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评估验收,以93.5分的成绩上报交通运输部审核。二是客运服务全面优化提升。在市域轨道交通S2线正式投用后,同步将洞头区9路公交线路延伸至灵昆站,增加投营车辆,缩短发班频次,实现市域铁路和区域内公交有效接驳,同时在周末及节假日增加发车班次,解决旅游出行问题。优化调整大门至洞头的客运班线走线及途中站,充分考虑三盘、元觉、霓屿沿途群众出行需求。开设中屿至浅水湾的节假日免费旅游接驳专线,助力“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完成沙岙渡口及其航线审批,新建一艘42米长145客位的豪华滚装客船投入经营,大幅度提高了群众出行舒适度及满意度。投入80万元用于提升渡口安全设施及信息化设备的购置,保障群众的出行安全。三是快递进村布局逐步完善。在全区60个行政村、村改社区建设智能快递柜,破解了困扰群众快递到家的“最后一小时”,打破时间限制,快递品牌进村全覆盖“分步走”。已实现全区行政村邮政、京东、顺丰等品牌“快递进村”全覆盖,并逐步推进“三通一达”等快递品牌进村工作。
(三)聚焦产业转型,全力助推临港经济发展
一是港口发展能级新突破。不断织密温州港外贸航线网络,全年开通马来西亚、日本及印尼航线,状元岙港区外贸航线增至14条。同时,新增进口水果、肉类及危化品三大外贸资质,完善查验、堆存、装船,“一站式”出口配套,开拓二手汽车滚装及集装箱内装出口海上运输大通道,畅通锂电池出口业务,加速口岸物流回流。二是港口承载能力新跃升。项目建设全速推进,温州LNG接收站项目建成投产;状元岙二期工程、华港LNG储运调峰中心项目等港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风电零碳产业园配套风电装备总装平台、小门岛西部作业区通用泊位和小门岛北侧航道疏浚等项目前期有序开展。规划研究支撑有力,开展大小门岛港区小门岛西部作业区规划修订,多轮向上对接获交通部复函支持;开展状元岙港区D作业区规划调整,完成主报告及各支撑专题编制,积极对接市级层面争取纳入温州港总体规划修订,为温州新能源石化产业园、深远海海工装备基地等临港产业项目落地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围绕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建设目标,开展状元岙港区三期工程预可研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纳入国家级规划项目清单。水路运输能力新提升。全年新增运力23万吨,总运力高达116.52万吨,同比增长24.65%。助企纾困解难,指导完成2家海运企业优惠政策资金兑现工作,兑现资金共计160.82万元,同时积极对接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出台新一轮海运业优惠政策,有效缓解企业经营资金问题。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新招引两家水运企业落户洞头。协助两家海运企业在交通运输部开展的2019年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调控综合评审中获批新增运力2艘。
(四)力促行业改革,提升交通行业治理能力。
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压实。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安全维稳工作,结合条线各个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抓好平安护航亚运期间的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开展监督检查80家次,下发检查意见书20份,切实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平安交通”为主题,在车站、渡口等交通场站开展安全生产、反恐维稳、防溺水、护航亚运等相关内容宣传教育,督促企业对客运、普货、危货运输从业人员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二是公路智慧平台逐步完善。投入198万元建设区道路数字化巡检平台,深度解决道路破冰、安保设施损坏、市政设施丶道路施工等缺乏监控现象,提升道路监理水平。三是执法效能全面提升。数字打非初见成效,高效办理我省启动国省道打非治违首例“非法营运”行政处罚案件,进一步规范了客运市场经营秩序。重拳出击超限超载车辆整治,科技治超成效显著,截止10月底,共办理超限超载案件381件,罚款金额333万元;其中利用非现场执法治超系统处理案件281件,罚款金额237万元,占案件总数74 %。开展全区巡游出租车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出租车拒载、宰客、未按规定使用计价器等行为,善用柔性执法举措,对车载设备损坏车辆或使用不规范出租车发放“温馨提示单”,整改成果显著。
(五)夯实党建基础,奋力打造交通铁军。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履行。研究制定个性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季度清单季度工单”,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会议和“一岗双责”履职汇报会,确保监督责任清单落实到位。全面落实“三书两报告”制度,认真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等文件,筑牢反腐倡廉“防火墙”。聚焦工程发包、交通执法等重点领域,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对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转分包、专家评审、公路养护等重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持续开展正风肃纪督查,坚持每月一主题,全方位开展以查促改。二是深化主题教育工作。落实好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周一夜学、青年理论小组学、循迹溯源实践学等学习形式,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学深悟透,提升党性修养。召开“明德守法、完善自我”专项行动,要求全体干部针对主题教育进行专题讨论,从对标检视、廉政警示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提高思想水平。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设立党员示范岗6个,组建区交通运输局海霞志愿服务分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4次。强化检视整改,对港区进出口进行改造并在路口加装红绿灯,及时消除港区噪音扰民及路口交通安全隐患问题。三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挖交通特色文化要素,将党建文化与廉洁文化有机结合,完善交通文化阵地。以“四好农村路”、公交场站、渡口码头等为载体,充分展示交通廉政文化,融入清廉元素、交通发展、清廉交通文化等内容,将清廉文化融入日常。创新开展交通青年讲坛活动,由年轻中层干部分享工作心得与廉政体会,进一步激发交通系统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大力培育清廉执法文化,开展阳光执法,促进自由裁量权、执法流程严谨规范,杜绝人情执法。
四、存在问题
2023年我区交通投资任务数为30亿元,截止三季度底已累计完成22.9亿元(完成率76.3%),因我区2022年度交通投资高达42亿元,且今年我区重大交通项目支撑不足而其他县市区交通投资高速增长,此消彼长下导致我区投资增速(-18%,第12位)排名全市靠后。
五、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主动作为、积极进取,着力推进一批综合交通项目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设施、行业服务品质、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建“舒心”交通,持续绘就共富新图景。
一是谋深做细前期项目。持续推进甬莞高速前期工作,争分夺秒抢开工;完成环岛西路、沙岙至观音礁支线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深入研究S211瓯江口至霓屿段工程线位论证;加强持续推进市域铁路S1线洞头延伸线及大小门港区疏港铁路项目向上对接工作;完成“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中期调整及县道网规划发布等工作。二是全力推进重点建设。持续推进211省道洞头段、新能源产业运输通道及325省道岙底至大门大桥段工程等一批续建工程,建成洞头区疏港道路工程及霓屿南北通道建设工程,开工建设观音礁支线、S211白迭延伸线。
(二)建“匠心”交通,持续优化路网提品质。
一是在精细化维养上下功夫。规范公路安全防护设施管理,加强日常排查治理,及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探索“特桥特养”模式,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桥梁开展养护管理工作。二是在精准化管理上下功夫。持续开展隧道消防设施缺失、照明不足整治工作,同时加强桥隧灯光运行状况的监测监管工作,引进专业团队筹谋更加规范的航标维护监测管理工作,确保公路及桥隧交通设施安全。三是在精致化品位上下功夫。对区内重点路段、隧道进行彩绘,突出体现我区海岛特色、海洋文化、海霞文化,扮靓海上花园。
(三)建“暖心”交通,持续完善服务促满意。
一是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持续优化公交线网,适时增设公交站点,加密公交运行班次。开通大门岛内站立式公交线路,公交客运线路布局调整合理衔接沙岙码头。尝试开通洞头-温州快速公交班线,降低群众出行成本,提升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二是提升客运企业服务质量。严格按照《洞头区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加强对长运、捷鹿两家客运企业日常管理,提升公共服务品质。联合公安、综合执法局、传媒中心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整治出租车违规行为,做好巡游出租车星级评定工作,进一步规范出租车市场秩序。三是推进“两进一出”建设。在原有的三家快递进村的基础上,多模式推进快递进村,逐步引导“三通一达”等快递企业通过“快快合作”、“邮快合作”、“客货邮”等形式最终实现品牌“快递进村”全覆盖,推进快递与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建设“共富工坊”,谋划快递进厂服务项目。
(四)建“同心”交通,持续助力产业强发展。
一是提速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状元岙二期、华港化工码头等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工程高质高效推进;深化风电零碳产业园配套风电装备总装平台项目、小门岛西部作业区通用泊位和小门岛北侧航道疏浚等项目前期统筹服务,力保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二是深化港口规划调整。全面开展大小门岛港区小门岛西部作业区规划修订工作,力争完成方案报部审查;深化状元岙港区D作业区规划调整方案,积极对接温州港总体规划修订,持续谋划全区港口岸线资源利用。三是大力培育水运市场。内优外引做大做强,推动涉企政策精准推送,用足用好政策招引万吨级优质运力,鼓励发展油品、化学品、液化气等特种船舶,引导企业淘汰落后船舶,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冲刺水运经济翻红。强化水路货运事中事后监管,全面应用“数字航运政务服务系统”,推动线上线下服务与监管相互融合。强化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健全航运企业和船舶准入、退出机制。持续开展航运企业“低小散”整治,推进运力结构优化提升。
(五)建“安心”交通,持续齐抓共管护稳定。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层层分解落实安全责任,督促辖区渡运企业完成企业内部安全管理规则制定,确保水上渡运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诚信管理机制,加大失信企业安全监管整治力度。构筑道路客运安全行使主动防御系统,将“两客两货”纳入监管平台,借力平台监管做好日常安全监管。二是提升强化联合执法。强化综合治超能力建设,完善治超联动执法机制,推广非现场执法模式,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大力开展非法营运、出租车服务质量提升、航道清障、三无船舶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保障交通领域安全通畅。三是完善智慧交通。深化智慧公路运用。完善公路应急指挥平台,扩大辖区内公路的监控和数据共享,便于快速应对公路突发事件。继续推进我区公交站台智能化改造,实现公交定位实时查询,更加方便群众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