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打造绿色海岛样板

发布日期:2024-12-05 09:28:30 浏览次数: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洞头分局 字体:[ ]

洞头区坚持生态立区战略,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绿色海岛样板,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五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城市。

一是坚持减污治污攻坚,厚植生态本底。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是多源共治提“气质”,通过开展VOCs、臭氧污染强化攻坚,加大对企业污染物总量管控力度,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提级改造和深度减排,温州中石油燃料沥青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场高浓度VOCs臭气治理提升改造项目”成功入选温州市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库。;二是一着不让净“水质”,协同推进水源地保护、河道生态治理及城镇污水管网改造,督促实施了埭口河、海滨河等易反弹河道生态治理,完成布袋岙河道河湖缓冲带建设,打造公园化、休闲化亲水空间;控制入海河流总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浓度,近岸海域水质稳步提升;三是靶向发力优“土质”,大力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抓好“无废细胞”培育,持续深化“无废海滩”建设。近年来我区的空气质量得到稳居全省领先水平,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超九成达到Ⅲ类以上,并且荣获浙江省三星级“无废城市”称号。

二是积极探索海洋低碳发展路径,推动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洞头区霓屿街道大力培育发展紫菜低碳全产业链,利用丰富的滩涂资源和海水资源,积极推进养殖数字化,紫菜年产值突破1.5亿元,成为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同时还围绕“海洋蓝碳增汇、产业生活低碳、能源设施低碳、数字科技降碳”的发展路径,实施红树林湿地建设、蓝色海湾修复等项目,努力打造低碳试点创建的“海岛样板”。2021-2023年洞头区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红树林湿地建设

霓屿紫菜养殖

三是注重环保政策引导和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减污与降碳政策的深度融合。洞头区积极引导企业从源头树立减污降碳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固体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推进废旧纺织品、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分类利用,促进资源利用规模化和产业化。以“产业大脑+数字渔场”为发展模式,数字赋能渔业全产业链,打造“数智渔业”综合应用,为涉渔企业提供线上服务,获评浙江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应用,首创大黄鱼“浙农码”质量溯源。在北岙街道大长坑村培育建成了“朝花夕拾多肉园”、光伏扶贫工程等绿色共富项目,并添设多处新能源设施,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2022年新建并网企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22个,光伏扶贫工程年均发电量约14万度。同时,洞头2号海上风电场、大门西滩涂光伏项目前期有序推进。


展望未来,洞头区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深化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推动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