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部门信息 |
2024年,区生态环境分局立足“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职责定位,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做优“清美生态·红心守护百岛绿”党建品牌,积极探索构建党建为核心、多元主体互融的“一核多元”党建新格局。洞头“精细治理守护美丽海岸线”书记领办强城行动项目做法获上级领导肯定。
一、强基固本,筑牢思想廉政防线。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创新“五学模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环保领域扎根实践。实施“三力提升”工程,打造“清美生态大讲堂”“执法大练兵”“技能大比武”及导师帮带等特色培训矩阵,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决策力、业务骨干攻坚力、青年干部创新力。二是强化廉政建设。构建全周期风险防控体系,建立“一月一主题”正风肃纪机制,累计开展12次专项行动。开展全员防范利益冲突治理,查处问题1起,整改1人。创新“廉洁积分+谈心谈话”双轨管理,完善49份廉政档案,获评区级“五星级清廉机关”。三是优化干部队伍。实施“三审三谈”政治把关机制,圆满完成党组织换届,班子平均年龄降低4岁,年龄结构梯次优化。构建“党员先锋岗”量化考评体系,将攻坚克难、创新创优成效量化积分管理,在评优评先中优先推荐先锋岗党员,有效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活力。
二、服务为民,构建三维联动格局。一是阵地赋能零距离。以“清美生态服务驿站”作为党建微阵地,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累积接待群众来访25人次。依托党支部“3+N”生态文明初心践行阵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监测研学等活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二是幸福要事暖民心。聚焦生态环保与民生改善,高质量完成“后寮水库整治提升”“海漂垃圾拦截带建设项目”等“幸福要事”5 件,其中“小蓝之家”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建设项目带动双垄沙滩、东岙沙滩等周边低收入群体增收。三是联建共富架心桥。深化与小三盘村党建联建,构建“常态问需、上门解难”服务机制,推行党员“2+1”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慰问。建立“破百难、助共富”供需对接清单,创新“一米菜园+爱心食堂”服务模式,盘活闲置土地保障食材供应,助力残疾人之家爱心食堂提质增效。
三、融合创新,深化党建业务协同。一是生态治理提标增效。建立“生态铁军两领一先”工作机制,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推进EOD项目落地生效,推动区域环境质量稳步改善。2024年度PM2.5平均浓度稳居全市第二,EOD项目实践在全国会议作交流发言,并入选全省生态环境领域服务保障典型案例。牵头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噪声问题专项治理,广场噪声扰民投诉量同比减少80%,群众满意度100%。二是营商服务提档升级。构建“加减法”服务体系,审批流程做“减法”,主动服务做“加法”。创推“党建+环保管家”,助企降低80%危废处置成本;创新“体检+宣贯+执法”助企模式,累计解决问题百余个,惠及百家企业及3个园区。建立“双随机+监测”监管机制,现场检查频次压减50%,以高效监管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三是书记项目提质攻坚。书记领办“党建+生态智治”项目,通过机制革新、科技赋能与多方联动,构建了“陆海统筹、闭环管理”的海上环卫体系,美丽海湾典型经验入选《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2024年以来,累计清理湾滩垃圾805吨,重点海湾300米范围实现常态化清洁,问题整改率达100%,为破解海洋垃圾治理困境提供了示范路径。
2025年,我局紧扣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核心战略任务,持续深化“书记领办、支部领跑、党员先行”工作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建设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提供红色动能。一是深耕“党建+攻坚”,严守生态安全底线。贯彻幸福跃变战略,针对环保督察反馈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组书记牵头制定专项攻坚方案,实行挂图作战、动态销号,全力整改突出问题,切实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深化“党建+生态”,打造示范标杆工程。实施“海上花园先锋行”专项行动,组建美丽海湾净滩清海行动队,冲锋在污染防治最前沿,推动水、气等关键生态指标持续优化,全力争夺治水“大禹鼎”;推行“环保管家”入园服务,强化全域“无废”建设,高标准创建省级四星级“无废城市”,以点带面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跃升。三是强化“党建+赋能”,锻造环保铁军队伍。以开展“争当六干先锋、争建模范机关”行动为抓手,深入践行“六干”精神。系统梳理“六不为”问题清单,精准把脉,明确整改方向。积极搭设党务、业务双培训平台,通过推行实战演练强能力、业务交流促提升、考核评比激活力、数字赋能增效力的“四效举措”,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