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昨日蜡烛电厂 迎接未来无限光明

发布日期:2023-11-10 14:49:47 浏览次数: 来源:洞头区 字体:[ ]

p1_b.jpg

“户户通电”海底电缆敷设现场。

p7_b.jpg

35千伏七洞线海缆敷设。 资料图

p6_b.jpg

分布式光伏设备。

p5_b.jpg

分布式光伏能源。

p4_b.jpg

110kV大堤二回电缆工程施工现场。

p3_b.jpg

电动汽车正在快充站充电。

p2_b.jpg

110kV大堤二回电缆工程施工现场。


时光荏苒,在不少洞头人的记忆中,“蜡烛电厂”的历史仍清晰如昨。从渴望15瓦白炽灯照明,到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成为寻常物件;从分摊电费,到家家户户拥有独立电表;从轮流用电,到用电畅通无阻……回顾洞头的电力发展史,就是一部守望光明的历史,尤其是近20年间的飞跃式发展,更能感受到洞头在“海上花园”建设发展中的巨大变化。


“敷缆引电” 终结海岛“无电用”难题

洞头作为海岛,曾常年孤悬海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基础设施更是十分落后。直到1953年底,才在洞头北岙创办一家小型火力发电厂,装机15千瓦,于1955年5月1日投入运行,揭开了洞头电力建设的序幕。自1965年到1978年,扩建县发电厂,装机容量1350千瓦。


1978年,被戏称为“蜡烛电厂”的洞头发电厂,年供电量仅为109.5万千瓦时;1982年,洞头虽有了第一座火力发电厂——燕子山火力发电厂,但仍有4乡1镇夜幕下难见灯亮;1987年以前,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洞头一直处于小电网孤立运行的尴尬境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显重要,“敷缆引电”势在必行。经历3年的艰苦努力,洞头县完成了这项投资大、技术复杂的海缆输变电工程建设任务,1987年6月成功将华东电网电源引上了洞头诸岛。也正是从这时起,洞头开始进入了电力发展快车道。


1988年底,全县3镇8乡全部通电;1999年至2002年间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完成了温州至洞头第二回35千伏海缆输电工程建设和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任务;2013年上半年,完成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村任务,同年6月27日全县实现电气化村100%;2016年至2017年投资1.2亿元,全面完成了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任务。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个关键词:“户户通电”。


“征服海上千层浪,迎来岛屿户户灯”,“户户通电”工程是当时国家重点推行的“民心工程”,浙江省自1996年实现全省行政村村村通电之后,在一些偏远的高山和海岛,因处于现有供电网络的末端,仍有一些居民没能用上电。洞头县的大瞿、南策两村名列其中。


大瞿、南策两岛要通电,必须敷设海底电缆,电力工人以“征服海上千层浪,迎来岛屿户户灯”的决心,战风浪,顶炎日,涉滩涂,攀峻崖,逢海敷电缆,遇山竖线杆,完成建设10千伏线路11.27千米,配变4台261千伏安,低压线路1.736千米,接户线1.3千米。

2006年11月2日下午3时,时任浙江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的赵义亮郑重合上大瞿岛村大南岙台区送电闸刀。大瞿、南策最后两个孤岛通电,标志着全省“户户通电”工程在洞头画上圆满的句号。


“电力升级” 供电保障“双保险”支撑

时间回到洞头半岛工程的建成通车,自此将洞头推向了温州沿海产业带发展的前沿,而随着重大产业、重大项目的纷纷落户,洞头也曾一度出现无电可供的窘迫。二十年来,在上级电力部门的支持下,110千伏、220千伏等重要输变电工程的相继建设,为“海上花园”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6年7月,随着洞头撤县设区的步伐,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对用电需求也日益增加。


“抓紧时间啊,趁天还没热起来。”清晨的阳光还不那么猛烈,时任110千伏二回路工作负责人池曦锵给工作班成员们鼓劲儿。


吊车已经准备就绪,即将上塔的作业人员穿上了安全带。“准备上塔!”池曦锵一声令下,作业人员迅速上塔,辅助人员也在各自位置站好。


吊车的吊臂“拎”起粗壮的电缆缓慢上升,逐渐向铁塔靠近。铁塔上的作业人员纷纷伸出手臂,蓄势将电缆揽到铁塔边。终于,最高处的人大声喊道:“高度可以了!可以固定了!”只见下面的7个人又几乎动作一致地把电缆拉回到铁杆处,利用抱箍将电缆固定在铁塔上。


中午1点多,共6条电缆与架空线完成对接。作业人员下了塔进行整理等扫尾工作,等待巡视验收结果。据池曦锵介绍,当天沿线还有另外6个点同时在作业,全部完成后,110千伏线路苏步岛1088线及苏起百1089线将冲击送电,洞头110千伏线路输送容量从原来的95兆瓦提升至213兆瓦。


“近几年洞头的变化翻天覆地,洞头电网的建设也大步向前。”池曦锵说。


2016年7月7日,这两条线路全部投入运行,洞头110千伏线路实现了“双保险”的供电需求,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018年,洞头启动220千伏大门输变电工程;2020年10月,220千伏大门输变电建成;2021年4月,第二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110千伏深水输变电站投运……


回首过往,洞头电网发展正突飞猛进,供电可靠性稳步提升。根据2022年洞头供电信息公开年报显示,2021年该公司完成供电量4.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52%,农村电压合格率达到99.946%。


“绿色低碳” 清洁能源“微电网”助力


鹿西岛坐落于洞头东北海域,是洞头唯一的离岛乡,也是温州市重点海洋捕捞基地。多年来,仅由一回10千伏线路通过海底电缆向岛上供电,渔民捕鱼收网、停船放锚,时常不小心破坏海缆导致全岛停电。


如今,踏入鹿西岛,放眼望去,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被阳光照得发亮,一台台巨大的白色风车随着海风不停转动,在岛上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2014年,随着国家863课题——鹿西微网并网型微电网示范工程建成投运,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成为鹿西岛新的供电能源之一。借助于储能系统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系统共同组成的风光储并网型微网系统(简称“微电网”),鹿西岛实现了海缆与岛上微网灵活供电。


“简单来说,当太阳能、风能这类分布式电源足够岛上用电时,多余的电会被送入大电网,当分布式电源不足的时候则由大电网来供电,形成双向调节、灵活平衡。”鹿西供电所负责人陈景武说道。


“自从岛上用上了自造的光伏、风电后,比前几年用电更可靠了,岛上的用电取之不尽,再也不怕意外长时间断电了,可靠的电源让我们的生产作业和渔船维修、贮存冰块更有保障。”提起近年来的用电变化,一位老渔民高兴地告诉记者。


微电网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方便了岛上的居民,岛上的生态大黄鱼养殖企业更是感受颇深。“如果停电太久或者电力供应跟不上,冷冻库里的大黄鱼就废了。”企业负责人说,稳定的供电对企业来说就像生命线一样重要。


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之后,2021年起,国网温州市洞头区供电公司结合鹿西岛微电网经验和基础,积极探索新型电力系统海岛电网发展模式。


光伏能源的建设,洞头一直在努力。近期温州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其中就包含了洞头大门西侧滩涂光伏项目。据悉,该项目由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30亿元,拟选址大门岛西侧海域,主要建设50万千瓦光伏机组及相关配套设施,将助推洞头绿色清洁能源建设更上新台阶。


除了光伏能源外,近年来,洞头还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综合利用海港、海风、海滩、海湾、海岸线等资源,抢抓“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发展机遇,用好风能密度一类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整合海上风能资源,将海上风电产业作为海岛产业聚变的重要突破口,全力建设海上风电产业链基地。


未来,多元化的能源必将为洞头发展插上翅膀,一起在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海上花园的征程中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