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洞头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3-31 08:48:02 浏览次数: 来源: 字体:[ ]
  • 索引号:
  • 001008003006001/2025-61937
  • 文号:
  • 洞政办发〔2025〕5号
  • 发布机构:
  • 区府办(外事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28

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区直属各单位:

《洞头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区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职责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洞头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28日                      


洞头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加快推进洞头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充分释放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效应,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岛发展定位,以“海上花园·百岛洞头”为主题主线,实施“造月、神笔、繁星、旺客、引流”五大行动,高品质打造海上花园建设的最佳辨识度成果,加快建设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国际生态旅游岛。

二、发展目标

到2027年,实现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海岛风貌全面提升,文旅业态丰富多样,服务品质广受好评。创成半屏山海洋省级旅游度假区,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长三角海岛旅游目的地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旅游业增加值超16亿元,占GDP比重10%以上;全域旅游人次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过夜游客人次年均增长12%以上;淡季游客占比30%以上;过夜游客占比35%以上;接待游客床位数达17700张以上。

三、实施“造月”行动,打造重磅出圈旅游地标

(一)重点内容

坚持“项目为王”,一体推进“增量招引、存量激活”。大力招引相思岙等旅游引擎项目,全面加速星海湾、珑头湾等工程建设,推进浅水湾阳光100、新鸿蓝海度假区等项目转型,争取每年引进1个5亿元以上重磅文旅项目。

(二)核心任务

1.提速建设“梦幻海湾”。推进环岛西片山海联动开发,陆域投用华中酒店项目,以环岛西路带动周边石厝村落开发,建设温泉度假、主题乐园等设施;海域打造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2026年12月建成文旅配套项目,2027年5月前对外运营。

2.加快推进“珑头湾”。打造集休闲度假、商务旅游、高档居住为一体的珑头湾旅游度假项目,2025年6月建成酒店部分并对外运营。

3.加速激活“白鹭湾”。深入对接意向单位,衔接已签约的法国雅高集团等专业运营团队,争取2025年完成项目重组并恢复施工,2027年建成投用。

4.重启建设“青山岛”。多渠道寻求合作方,创新合作模式,努力激活项目,争取2025年12月前重启建设,2027年对外运营。

5.重点招引“相思岙”。紧密对接文旅企业,招引相思岙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争取2025年签约落地,2026年开工建设,2028年建成投用,打造综合性滨海度假目的地。

四、实施“神笔”行动,塑造宜居宜游旅游环境

(一)重点内容

1.“规划引领”导控风貌。不折不扣落实“三线三性三度”风貌导控要求,展现“全景山海、百岛百园、缤纷湾岙、花漾街厝”规划景象,把本岛塑造成为海上花园最美意象空间。

2.“重塑景区”焕新出彩。对标国内外知名景区或旅游区,提档升级四大传统国有景区,迭代中屿、海霞营地等一批景区景点,提升旅游体验。

3.“做优生态”筑牢本底。以海洋生态修复、EOD等项目为抓手,生态修复海岛山体边坡、岸线等,打造全国美丽海湾示范样板。坚持连续十年实施林相改造工程,展现花开满城、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象。

4.“微改精提”扮靓节点。坚持去疤点、塑亮点一起抓,加大对景区主干道、热门景点、旅游厕所、游客中心等重点区域保洁力度,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宜游的旅游环境。

(二)核心任务

1.仙叠岩(大沙岙)景区。2025年,完成仙叠岩(大沙岙)景区主体改造提升工程;到2026年,完成仙叠岩(大沙岙)旅游集散综合港及观光列车工程,和仙叠岩(大沙岙)景区栈道、线路及业态布局提升改造。

2.望海楼景区。加快望海楼片区整体开发提升,推进梦幻海湾-望海楼客运架空索道建设。到2026年,完成望海楼景区改造提升工程。

3.马岙潭旅游度假区。推进实施马岙潭基础配套设施、景观打造等工程。2025年,完成马岙潭旅游度假区改造提升工程。

4.半屏山景区。推进半屏山景区整体提升,完善配套设施,布局新兴业态。到2026年,完成半屏山景区提升工程。

5.海霞营地。改造提升海霞片区,培育“十里红妆”螺钿婚嫁品主题店、海霞IP文创品店等业态,打造红色海霞文旅IP。2025年,建成浙江省海防教育馆。

五、实施“繁星”行动,丰富时尚潮流旅游产品

(一)重点内容

1.开发国际旅游产品。把握温州口岸新增为中国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机遇,常态化吸引国际邮轮停泊。细分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市场需求,推出侨胞回乡游、外贸商务考察游等旅游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2.培育文旅融合产品。实施“文化+”发展战略,融合“闽瓯文化”等海洋海岛文化,打响“中国诗歌之岛”“中国摄影岛”等文化旅游品牌。壮大旅游演艺经济,扶持发展“音乐+旅游”等项目。打造燕子山文化公园,落地建设奇石博物馆、活态非遗馆等文化新地标,培育贝雕村、海陶村、渔民画村。做精海霞红色游、非遗研学、百岛风情之旅等旅游线路产品。发布项目合伙人招募计划,统筹全岛文旅产品开发和运营。

3.做好体旅融合文章。充分发挥金沙碧海资源优势,开发大众海钓、沙滩游乐、海上运动等休闲运动产业链,促进体旅融合发展。建设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培育一批帆船帆板、赛艇、海钓等体育运动训练基地,全力打造“海上运动赛事之城”。

(二)核心任务

1.打造烟火味街区。一是老城、新城街区。继续深化老城街区风貌、业态有机更新,提升新城广场核心商圈氛围,塑造集城市历史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特色消费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街区。二是环东沙渔港区。串联东沙不夜港、环球渔市浙南首店、东沙会客厅、双垄海鲜美食一条街等沿线重要节点,打造新型潮玩之地、渔旅融合共同富裕样板。放大《向洞头》实景秀引流效应,提升东沙不夜港“千年商港·海上丝路”主题IP影响力。三是环洞头中心渔港区。汇聚海鲜街区、音乐夜市、海上烟花秀、非遗民俗表演、网红打卡点等时尚业态,点燃美丽港湾“夜经济”。四是环海西湖片区。联动梦幻海湾、同心公园、三盘文旅街区、小朴村-望海楼等区块发展,持续提升中屿景区,推动相思岙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形成“陆域、海域、山体”联动的旅游休闲多维度产品组合。五是环大门西部沿海片区。充分利用小门岛特色海鲜,整合仁前途、乌仙头旅游资源,开发滩涂、围塘等海域,让游客体验海水养殖和捕捞乐趣,享受“从浪尖到舌尖”海味。

2.推动住宿业拓面提质。推进民宿迭代,提升民宿“主人文化”,将民宿打造成海岛休闲度假微目的地,到2027年,累计创成省级白金宿、金宿5家,国家级甲级、乙级民宿各1家。推进酒店扩面,大力招引知名酒店品牌,到2027年,争取引进国际知名酒店1家以上、国内知名酒店3家以上,加快在建酒店项目建设,建成马岙潭悬崖酒店,投用梦幻海湾、新鸿蓝海等酒店,到2027年,新增酒店床位1200张以上。

3.打响“海鲜美食”品牌。制定“百县千碗”提升标准,培育高“质价比”的海岛餐饮。挖掘洞头鱼丸、猫耳朵等特色美食,打响“百岛十二鲜”品牌。招引知名度高、口碑好、引流能力强的餐饮品牌落户洞头,丰富西餐、日料等多元餐饮种类,扩大“从浪尖到舌尖”品牌影响力。到2027年,新增“百县千碗”体验店6家以上、招引具有知名度的餐饮品牌3家以上。

4.推进“招青引业、招店引流”。遵循“补链”原则,招引一系列特色餐饮、时尚零售、儿童亲子、文化创意、娱乐休闲等新潮首店、网红品牌店,优化文旅消费产品供给。到2027年,累计招引新潮首店50家以上。

5.深耕“海陆空”产业布局。运行仙叠岩“仙境漫游”海上观光列车,探索联动南麂岛开发“跳岛游”产品,开通“半屏十八景”精品海上游,推进低空“一岛一主题畅岛游”项目,创新推出“低空飞行+文旅”业态产品,构建“山海相望、跳岛畅游”海陆空一体化产品体系。

六、实施“旺客”行动,提供舒适便利旅游体验

(一)重点内容

1.文旅品牌化。加快建设省海岛公园、半屏山海洋省级旅游度假区,全面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梯度创建省5A级景区城、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最美环岛路等旅游单元。到2027年,实现A级景区城、镇、村全覆盖。

2.标准规范化。制定推行景区(景点)、住宿餐饮服务、等级民宿评定、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管等系列标准规范。加强导游等文旅人才培养,培育一批旅游优秀运营案例和运营团队。常态化开展文旅市场监管执法,规范洞头旅游市场秩序。

3.全员主人化。引导各行各业、市民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营造“全民都是旅游大使”氛围,让每位市民都是文旅推介官,都能讲好洞头故事,形成全民参与的旅游服务格局。

4.交通便捷化。外部要加快甬莞高速洞头支线、S211白迭段、环岛西路等进岛第二通道“大动脉”的整体建设;内部要加快优化东岙、新鸿蓝海、中屿、环岛南线等区块旅游交通组织,优化停车场布局,增加景区景点周边停车位,构建“内畅外快”综合交通体系。

5.设施共享化。坚持以游客为中心,设计建设一批主题公园、休闲运动场所等场地,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共享设施体验。统一设计打造国际化标识标牌系统,塑造“国际范”的海岛旅游新形象。

(二)核心任务

1.创成半屏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加快建设半屏山海洋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区域内产业提升、设施完善、服务优化,同步启动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2029年创成半屏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北纬28°最美环岛路入选省交旅融合优秀案例名单。重点推进南线“百里滨海风情画卷”,确保2025年8月前建成完工;启动环岛北线风貌提升设计,打造“海西湖”城市新界面。2026年北纬28°最美环岛路入选省交旅融合优秀案例名单。

3.洞头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大力招引文旅项目、做强文旅产业,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2027年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

4.北岙街道创成省5A级景区城。对标“创成省5A级景区城”目标任务,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公共服务。2027年创成省5A级景区城。

5.鹿西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对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不断查漏补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鹿西景区品质。2027年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七、实施“引流”行动,拓宽国内国外客源市场

(一)重点内容

1.打造现象级海上花园文旅IP。策划提升“海上花园·百岛洞头”“国际生态旅游岛”“北纬28°最美海岛”等高辨识度的重磅IP,把握文旅品牌定位、内涵提炼、形象塑造各方面,构建精准凝练、特色鲜明、一炮而红的文旅IP体系。

2.提升“爆款”产品传播质效。每年新打造3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市场竞争力的文旅“爆款”产品。聚焦“爆款”宣传策划和传播推广,用好新媒体和网红达人力量,实现精准化触达、裂变式传播。

3.扩大百岛旅游宣传声量。把宣传推介作为引流拓客的重中之重,在宣传内容的传播热度、表达深度、来源广度上求突破,力争在人民网、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刊发,大力提高洞头旅游知名度。

(二)核心任务

1.做强全时性引流。举办铁人三项国际公开赛、全国海钓邀请赛等系列高规格体育赛事,常态化开展海岛烟花秀、非遗民俗等有热度、有流量的文旅活动,强势聚集旅游人气。持续开展中国味“海岛狂欢季”,推出淡季旅游促消费系列活动,有效释放消费潜力。

2.做精客源地引流。深度开发温州市区、周边城市、长三角等重点客源地市场,做足外地旅行社合作、机场和高铁广告投放、国有景区分票代理合作等线下营销文章,吸引更多潜在客流量来洞头游玩。

3.做实全媒体引流。整合主流媒体、新媒体、OTA平台等多元营销渠道,提高洞头在各类平台上的曝光度、可搜率。建立头部专业团队、旅游推介官、网络大V等社会力量参与内容创作的机制,发展“短视频+旅拍”、旅游直播、旅游带货等线上营销新模式,放大传播指数效应。

4.做好年轻化引流。聚焦Z时代青年“特种兵”式旅行等新质需求,打造年轻化、个性化、品质化旅游吸引物,推出“岛游一卡通”“‘开盲盒’惠游”等产品。加强与周边城市旅游联合体合作,深入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高教园区开展旅游推介。

5.做优国际性引流。用好温州落地免签政策,争取纳入省入境旅游先行县(市、区)试点。对接希腊圣托里尼、意大利五渔村等知名海岛,探索搭建“国际旅游对话世界海岛”平台,加速客源市场从境内游向境外游拓展。

八、强化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洞头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

(二)强化要素保障。深化财政、投融资、用地、人才等要素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完善要素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进旅游国际化的基础研究,完善旅游国际化发展的相关政策配套。

(三)强化督查考核。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年对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加强督查督办,每年对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滞后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